1989年3月13日至14日,一场太阳风暴引发了一场重大的停电事件,影响了加拿大魁北克的电网,全球的无线电通讯也遭受了干扰,日本的一颗通讯卫星出现异常,而美国的一颗卫星轨道则被迫下降。
1991年4月29日,一场强烈的磁暴导致美国缅因州核电厂遭受严重破坏,显示出太阳风灾难的威力。同年1月20日至21日,两个加拿大通讯卫星的故障进一步展现了太阳活动对卫星的威胁。
1997年1月6日至11日的日冕物质抛射事件,使得AT&T公司的通讯卫星无法继续运行,这再次证明了太阳风对太空设备的影响。1998年5月19日,美国的银河四号通讯卫星和德国的一颗科学卫星均因太阳风暴而失效。
2000年7月14日,欧美的关键科学研究卫星,如GOES、ACE、SOHO、WIND等,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日本的ASCA卫星失去了控制,而AKEBONO卫星的计算机也遭受破坏,显示出太阳活动对空间技术的深远影响。
2003年10月28日,类似的损害再次发生,欧美的科学研究卫星受损,日本的“回声”卫星失控。而2010年8月4日晚,一场太阳风暴的影响延伸至地球,英国、丹麦和美国北部的极光现象格外壮观,表明太阳风事件不仅影响卫星,还带来美丽的自然现象。
扩展资料
太阳风是从恒星上层大气射出的超声速等离子体带电粒子流。在不是太阳的情况下,这种带电粒子流也常称为“恒星风”。太阳风是一种连续存在,来自太阳并以200-800km/s的速度运动的等离子体流。这种物质虽然与地球上的空气不同,不是由气体的分子组成,而是由更简单的比原子还小一个层次的基本粒子——质子和电子等组成,但它们流动时所产生的效应与空气流动十分相似,所以称它为太阳风。2012年3月,5年来最强的一次太阳风暴在7日上午喷发,无线通讯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