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好!
虽然我不是基督徒,但经常周末去美国人的教堂做礼拜, 其中一个节目是 personal
testimony(个人见证),就是教徒们上台讲讲对宗教的个人感受,所以我觉得可以就“昆山的人才工作情况”给各位做个个人见证(personal
testimony)。
我是1988年赴美留学,目的,一是赶时髦,那时候我们北大一多半学生都出国留学了,咱也不能落后呀!;二是想要了解西方文化,昆山的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理解,顾亭林在这里所说的“天下”,其中一个意思是指“文化”,居士我虽不敢“以天下为己任”,但总想了解西方的“天下”究竟是什么。就这样在美国匆匆忙忙过了近20年,其中包括周末上教堂了解Judeo-Christian(犹太基督教精神),也就是西方文明的内在精神价值。我还跟我的美国犹太人导师一起做实验、一起吃午餐、周末一起出去玩…。最终,我“修炼”的可以和美国人用英语讲笑话,嘴皮子上可以和美国人打成一片。但我的内心感受仍然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特别是有一次看了一部好莱坞电影,The
Good Sheppard(好的牧羊人),其中主人公,一个美国的 WASP
精英分子(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对一个美国意大利新移民说“我们拥有美国,而你们都是我们的客人”!我想家了。
我该回家了。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007年我决定回国,在昆山创业,当时选择昆山,只是因为我喜欢昆曲,而昆山是昆曲的老家。
来昆山至今已快5年了,刚来的时候,昆山高新区和开发区负责招商的领导不仅在工作上给予帮助,而且还介绍我进了昆山本地的羽毛球圈子,我现在每周都和他们一起打球,他们这些人当中有政府的公务员、领导和学校老师。和他们在一起,我没有外人的感觉。
在我第一次申请省里的某个“人才奖”时,由于我个人的原因,遇到了挫折,昆山的领导从上到下都给了我更大的关怀和支持,在我第二次申请时,科技局的领导亲自跟我打电话,表示鼓励和支持,也很幽默的劝我说“居士,今天专家组答辩,您不必超常发挥,只要正常发挥就好”。这让我感到十分温馨。
几年下来,我只不过做了我应该做的,但昆山,苏州、江苏和国家,给了我一个又一个荣誉,特别是去年又被授予“昆山市荣誉市民”称号,昆山组织部人才办的领导找我谈话,说这个“荣誉市民”称号就是让我了解,我是昆山咱们自己人。我想,我在这里可以很自豪地说“我是昆山人”!
昆山不仅是我“安身”的创业乐土,也是我“立命”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