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贿指数BPI(Bribe Payers Index)是透明国际每3年一度进行的就全球各大经济体进行的行贿可能性调查。行贿指数于1999年首次发表,2011年的行贿指数对全球3000名企业主管发出问卷,依据他们对28个主要出口经济体在海外经商行贿的程度给予评分,零分代表经常行贿,10分代表没有行贿。
拓展资料:
一、什么是行贿
贿赂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的公务员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其他国家工作人员提供财产的行为。“不正当利益”包括非法利益,如逃税行为人给予税务机关工作人员的财产,走私者为进出口走私货物给予海关人员的财产等;还包括因违反政策、法规和规章而获得的利益。例如,不具备继续教育、晋升、就业和应征条件的,可以升学、晋升、就业和应征。
二、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包括经济往来、违反国家规定、向国家工作人员大量给予财产、或者违反国家规定、以各种名义向国家工作人员提供回扣和手续费)。被勒索给国家工作人员财物而未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以行贿罪论处。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各部门的政策、规章,谋取利益,要求国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提供国家政策、规章规定的帮助或者便利的行为。
三、国务院各部门。根据本司法解释的规定,不正当利益不仅是指不正当利益本身,还包括国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所追求的不确定利益。这里所谓的不确定收益,是指需要通过竞争获得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利息是否到期取决于程序是否到期。因此,要求国家工作人员违反程序获取这种利益是一种不正当的利益。
四、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中从事公共服务的人员,以及这些机关、单位指派给非国有企业的人员。所属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以及依法从事公共服务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