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比亚,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经济较为落后。主要经济来源以旅游业为主,其次为转口贸易和农业,工业相对零散。旅游业是冈比亚的支柱产业,每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是旅游旺季,主要游客来自北欧国家,寻求阳光海滩的热带体验。旅游业带动了酒店业和餐饮业的发展,沿海地区旅馆、酒吧、餐馆聚集,夜晚繁华热闹。转口贸易依赖于海港,收取关税为主要收入来源,但由于周围国家关税降低,冈比亚关税提高,失去了低税港的优势,货物转运量萎缩,市场萧条。农业以种植水稻和玉米为主,但由于居民懒散,土地利用率低,大量土地荒芜,有限耕地仅在雨季种植,粮食不能自给自足,主要依靠进口。
2011年,冈比亚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0.71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95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5.5%。货币名称为达拉西(Dalasi),汇率为1美元=30达拉西。交通公路总长2390公里,其中沥青路510公里,石子路800公里,土路1080公里。冈比亚河横贯东西全境,是内陆地区的主要运输线。班珠尔港是主要的国际海运港口,年吞吐量为25万吨。班珠尔国际机场可起降各类大型客机,年接送旅客能力为100万人。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报告,冈比亚的人类发展指数在世界177个国家中排名第155位。29%的人口营养不良。全国城镇医疗卫生机构50个(其中医院3所),村庄医疗站291个,妇幼保健站136个。平均每10万人有4名医生。医疗设施差,疟疾是最大死因,染病率为17.34%,其次是结核和寄生虫病。截至2005年,冈全国约有2万人感染艾滋病,另有1300人死于艾滋病。2005年人均预期寿命约为59岁,人口增长率约为2.8%。
扩展资料
冈比亚共和国,简称冈比亚,位于非洲西部,西濒大西洋。1965年冈比亚脱离前大英帝国独立,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该国经济落后,主要以农业如种植花生以及旅游业作为收入来源。冈比亚因更多地方被划为市区,市区和乡村人口的差距逐渐缩窄,而城市移徙、建设计划和现代化令更多冈比亚人接触西方习惯和价值观,不过传统民俗仍植根于冈比亚的家庭,民族服饰和庆典都是日常生活的要素。中国与冈比亚于1974年12月14日建交。1995年7月13日,冈比亚政府和台湾恢复所谓“外交关系”;7月25日,中国宣布中止同冈比亚的外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