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毕业后找工作的情况因个人选择而异。如果选择进入研究所工作,相对而言较为容易,特别是在就读的研究所中留任可能性较高。不过,待遇通常不高,例如在上海,硕士留在研究所工作,若非家庭经济支持,长期面临难以购房的压力,月收入仅三千元。即便继续读在职博士,待遇改善空间有限。若决定在研究所工作,建议至少完成博士学业,享受相对轻松的工作环境和稳定的就业保障。然而,研究所的薪酬待遇普遍偏低,加班费用仅每小时四元,远低于民工水平。对于无购房压力的人来说,在研究所内能享受较为舒适的生活。
若选择高校工作,其难度与大学的就业市场相似。对于在自己就读大学工作的机会,相较于中科院,更容易获得。前提条件是博士学历。如果寻求公司就业,高校毕业生相对更有优势。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往往过于专业,与公司需求不符,而高校教师与公司合作项目较多,导师能提供公司资源。此外,高校学生有机会在读期间前往公司实习,这种经历能显著提升求职竞争力,甚至直接获得工作机会,如我认识的一位复旦微电子学生,在飞利浦实习后顺利留任。
因此,在考虑就业路径时,需要根据个人未来规划(研究所、高校或公司)进行选择。不能一概而论,不同路径各有利弊,应根据自身条件和职业发展目标做出合理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