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国家经过十年的努力,已经从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并步入新的增长期。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统计,从2002年到2006年,东南亚地区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5.5%,2007年预计将达到5.7%。各国经济增长率表现不一,其中越南和柬埔寨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老挝的经济增长情况也超过了预期。而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经济增长速度则相对较慢,主要原因是持续的高油价和坚挺的利率。印尼经济在面临高通胀率和高利率等不利影响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5.4%的增长率。预计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7%以上。泰国和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率分别预计在2007年提升至5.5%和5.8%。菲律宾的经济增长速度较慢,预计在2007年可以达到5.3%。新加坡的经济增长率在2006年达到7.9%,大大超过亚洲开发银行原来预期的6.1%。越南、柬埔寨和老挝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分别为8%以上、6.3%和6.5%。从中期看(2006-2010年),印尼的经济增长速度预计可以保持在6%左右,泰国则在5-6%之间,马来西亚约为5.5%,菲律宾约为5%,越南则仍然是东南亚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预计可以达到7.5-8%,老挝估计为6-7%,柬埔寨为6%,新加坡则会维持在4.5-6.5%之间。
近年来,东南亚经济出现了两个亮点,即越南和印尼。越南在2006年经过11年的谈判与努力,终于成为WTO的第150个成员。在过去5年,越南的经济总量几乎翻了一番,过去10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25%,2006年为8.2%,10年间人均GDP翻了一番,是亚洲国家中除了中国之外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印尼近年来虽然遭遇许多天灾人祸,但经济形势却在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在强劲的出口和私人消费的刺激下,加上低利率的支撑,印尼去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5.4%。出口快速增长是支撑印尼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据印尼统计局的统计,在2006年上半年总出口量达469.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14%。其中以未加工的原料占的比率较高。在上半年,棕榈油、煤炭、树胶及其产品的出口增长最快的,占整个上半年出口总量的46.69%。
在地区内部关系方面,东盟正在加快内部整合的步伐,《东盟宪章》预计在今年年底在东盟首脑会议上将正式出炉,这部宪章如能顺利通过,将对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东盟将放弃过去实行了40年的"东盟方式",转而实行欧盟模式。在地区外部关系方面,有两件事值得关注:一是已经连续举行两届的东亚峰会已经产生和将要产生哪些效果;二是日本与中国在东南亚争相扩大自己的存在和影响力。
东亚峰会由东盟发起并且主导,已经连续举行了两届。第一届东亚峰会在2005年12月14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通过并发表了《东亚峰会吉隆坡宣言》和《关于预防、控制和应对禽流感的宣言》。参与这次会议的有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16个国家。会议的主题是"加强合作,增进友谊,创造一个和平的环境"。第二届东亚峰会在2007年1月15日,在菲律宾中部城市宿务开幕。东亚峰会通过签署《东亚能源安全宿务宣言》,提出了东亚地区能源合作的具体目标和措施。这些会议形式上看起来非常热闹,各国领导人忙于出席各种会议,频繁地发表连篇累牍的合作宣言和文件,但真正收到实效的却很少。东盟担心被边缘化,因此,东盟希望牢牢地掌握地区合作的主导权,用这些机构和会议来束缚其他大国的手脚,让各个大国愿意而且乐于接受东盟的各种安排。然而,随着地区合作进程的深入,加入地区合作的国家越来越多,东盟这位司机会觉得越来越力不从心,越来越难于驾驭地区合作这列正在飞速前进的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