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克里诺林裙新洛可可时期的克里诺林裙

admin

在19世纪的新洛可可时期,女性的纤细腰身除了通过紧身胸衣来展现外,通过裙撑的巧妙设计也能产生显著的效果。裙子的膨大是通过多层衬裙实现的,通常至少叠加四至六层,甚至多达三十层。这种裙撑最初由马尾衬或浆硬的毛、丝、棉织物制成,被称为克里诺林,来源于意大利语,意为马毛和麻。1850年,英国人创新性地发明了不用马尾的克里诺林,采用鲸须、鸟羽的茎骨、细铁丝或藤条作为支撑结构,形状类似鸟笼,被称为“非马尾克里诺林”。

这种新的裙撑在1860年传入法国,尤其受到以欧仁妮皇后为代表的宫廷和社交圈女性的喜爱,迅速成为潮流,影响了整个西欧,连农妇也开始效仿,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为“克里诺林时代”。这种裙子以其特色而闻名,采用马尾编织布或浆硬的其他材质制成圆锥形裙撑,裙围可达5-9米,裙摆拖地。面料多为丝绸、塔夫绸和细棉布,轻盈华丽,饰有花边、贝壳、穗子和缎带等。宫廷贵妇的搭配通常是吊肩无袖上衣、塔袖衬衫、长裤,形成罗曼蒂克风格。

实际上,克里诺林是对洛可可时期裙撑帕尼埃的一种创新演绎,裙撑形状从吊钟形演变到鸟笼形,最后甚至呈现金字塔形或后翘的异形,充满了洛可可风格的痕迹。然而,裙撑的庞大空间导致了行动不便,大风甚至能掀翻裙子,暴露女性的优雅。因此,淑女们会穿半长衬裤和多层衬裙来避免尴尬。克里诺林的流行在1866年前后达到顶峰,随着欧仁妮皇后和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放弃,其势头开始迅速衰减,随后裙子的样式进入了巴斯尔时代,同时,发式和头饰也随着裙子的变化而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