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有人能科普一下dsd,wav,flac等众多音频格式是怎么回事吗

admin

音频格式是数字音频领域中用于表示声音数据的多种编码方式。了解这些格式,需要从调制方式、编码方式、封装格式等多角度入手。PCM(脉冲编码调制)是用于音乐记录与回放的主要调制方式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1980年,索尼和飞利浦发布CD-DA红皮书规范,制定了16bit/44.1kHz 74min的规格,这一规格的诞生,源于40kHz低通滤波器的制作难度和48kHz对120mm盘容量的限制,而74分钟的规格则源于史诗级录音——1951年富特文格勒的拜罗伊特版贝九的时长。PCM的规格从30多年前的CD-DA发展至今,理论参数远超硬件实现,不断追求更高的信噪比和更宽的频响范围。

DSD(Direct Stream Digital)是索尼于1995年推出的编码格式,也是SACD的编码方式,采用1bit-PDM技术,每个周期只有一次脉冲,且负载周期恒定,相较于PCM,DSD通过固定时间内的脉冲频率表示电平高低,提供强大表现力。然而,早期的DSD64存在高频相噪问题,提升至128fs并采用更多bit(如5~6bit)进行调制,使DSD真正强大起来,现代Σ-Δ型DAC多采用这种Multi-bit SDM技术。

编码方式的选择取决于音频文件的存储需求。无压缩编码如AIFF和WAV,提供了原始音频数据,适合专业录音室和高质量音频播放。无损压缩编码如FLAC、APE等,提供了高保真音频的压缩版本,压缩率约58%~60%,支持元数据,并能通过频谱分析功能验证音频质量。有损压缩编码如MP3,压缩率更高,但牺牲了一定的音质。每种编码方式都有其特定应用场景和优势。

在音频格式转换中,一些软件能够实现有损到无损、无损到高规格无损的转换,导致音乐论坛、网络歌手、大型唱片公司等存在伪造无损音频的现象。对于发烧友而言,通过专业音频软件的频谱分析功能检查频响是辨别真伪的有效方法。支持正版数字音乐的最直接方式是购买专辑,确保获得的音频文件质量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