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随车吊市场由欧洲主导,自20世纪40-50年代起开始生产,国际上有瑞典、意大利、奥地利、德国、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家的十几家公司提供了多种型号的产品,其中欧洲公司的最大起重量可达60吨,吊臂长度超过30米,最大起重力矩超过1000千牛米,产品线元化且系列化,机电液控制技术先进。
相比之下,国内随车吊的发展起步较晚,70年代末品种单一,规模较小。然而,80年代以后,随车吊的品种和产量逐渐增长。据统计,2001年市场总量已从1999年的1000台增长到2000年的1700台,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目前全国有约10多家厂家生产,但品种、产量和技术水平仍与国外存在差距。
我国随车吊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品种少、产量低,起重力矩和技术水平较低。国内产品多以直臂卷扬为主,受汽车底盘限制,性能指标普遍低于国外先进产品。国内企业在研发和技术创新上投入不足,液压系统和控制技术有待提高。此外,安全装置相对简单,操作不便,且功能单一,缺乏如工作斗、抓斗等多功能附件,与国外一机多用的随车吊有较大差距。
在设计上,我国随车吊外形较为单调,与汽车外形协调性较差,而国外产品注重与卡车和城市景观的融合。驾驶室配置方面,如半浮后悬机械减震、液压机械翻转等基本设施,但与国外的高级驾驶室配置相比还有提升空间。
适用工况方面,国内随车吊主要针对东风传统区域的高密度货物运输,如铁粉、铁矿石等,适用于山区和工地道路等复杂路况。然而,与国际先进产品在适应性和多功能性上仍有提升空间。
扩展资料
随车吊是随车起重机的俗称,英文名truck with crane,是随车起重机和底盘组合在一起的一种运输车辆。是由起重臂、转台、机架、支腿等部分组成。通过变幅、伸缩、回转、卷扬等机构的动作来实现随车吊的机械动作,通过不同动作的组合实现起重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