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和十二月有31天?
在罗马时代,一年被划分为12个月,其中奇数月通常有31天,偶数月通常有30天。然而,这种划分并不总是严格遵守。例如,二月,作为偶数月,有时只有28天,在闰年则有29天。这种不规则性是由于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决定。
奥古斯都为了纪念自己在八月取得的一次胜利,将八月命名为“奥古斯都”,并从二月抽取了一天,添加到八月,使其成为31天的月份。这一改变不仅打破了原有的月份顺序,还导致九月、十月和十一月这三个月的天数需要重新分配。
为了保持每年天数的平衡,奥古斯都进一步调整了这些月份的天数,使得九月、十月和十一月分别有30天、31天和30天。十二月则保留了31天,以保持年底的节日庆祝活动,如罗马新年。
二月之所以保留28天,是因为它与罗马的生育周期有关,被视为不吉利的一个月,适合处决犯人。闰年的概念随后被引入,以补偿二月损失的那一天,使日历年与太阳年保持一致。
这种月份天数的安排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了我们现代公历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