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美国海军自1898年以来在太平洋发动的第一次成功的两栖登陆作战,同时也开始了日美两国陆海空军部队在南太平洋上的这个山脉高耸、溪流湍急、古树参天、密林蔽日、蛇蝎出没、毒蚊如云的热带岛屿上长达半年之久的恶战。这场后来被称为瓜岛争夺战的战斗,直杀得苍天落泪、鬼神哭泣,成为太平洋战争中最为惨烈的战例。
消息传到东京的日本大本营,参谋本部作战课的人才知道这个岛的名字,但谁都不知道它的位置在哪里。据说有一位参谋本部的参谋连忙✿:“瓜达尔卡纳尔岛在什么地方?”一时传为笑料。
远在拉包尔的三川中将在得知美军大举进攻瓜岛和图拉吉岛之后,才意识到在这之前未能向瓜岛派出飞机是个严重的错误。他当即命令驻拉包尔的航空舰队出击,轰炸在瓜岛登陆的船队,并出动一切可以出动的舰只,前往瓜岛美军锚地,准备夜间与敌舰队进行决战,决心不让美军登陆企图得逞。
下午3时,三川舰队从拉包尔起航,8艘军舰在圣乔治水道会合。它们分别是重巡洋舰“鸟海”、“青叶”、“加古”、“衣笠”、“古鹰”,轻巡洋舰“天龙”、“夕张”,驱逐舰“夕风”。8艘战舰像一群凶恶的鲨鱼,在漆黑的洋面上以每小时24节的速度直奔瓜岛。
8日上午9时半,三川舰队在离瓜岛300海里处被一架盟军侦察机发现。三川中将为了欺骗敌侦察机飞行员,下令改变航向,驶向拉包尔。美机飞走后,舰队随即恢复到原航向。这位受骗的盟军侦察机飞行员并没有马上向基地报告,而是一直拖延了6个小时之后才报告,而且还误报敌编队中有2艘水上母舰。这使特纳少将误认为日舰队是要去某个海岛修建水上飞机场,因而未采取任何防范措施。
本来,三川中将对这次出击能否取得战果十分担心,主要是害怕敌航空母舰。然而幸运的是,8日午后,弗莱彻中将以飞机损失和燃料不足为由,将航空母舰特混舰队撤出了瓜岛水域。就这样,幸运的三川中将奇迹般地在光天化日之下顺利地通过了美机严加巡逻、侦察的布干维尔海峡。
8日16时40分,三川用灯光信号向各舰下达了一个简单而具体的战斗计划:首先对停泊在瓜岛锚地的美舰进行鱼雷攻击,然后横渡到图拉吉港区用舰炮和鱼雷攻击那里的美舰船。舰队将从萨沃岛以西高速进入,从萨沃岛以东撤出。
21时10分,日军5艘重巡洋舰再次派出水上飞机,前往目标水域进行战术侦察,并负责投掷照明弹。接着“鸟海”号一马当先,各舰尾随在后,以间距1000米的距离,排成单纵列,以28海里的速度向前冲去。此时,美军仍未发现有舰队攻来。
日军在黑暗中行驶,虽然没有雷达,可是他们的许多士兵却具有非凡的夜间目测能力,这是一种在实战中锻炼出来的对环境的适应力。
直到1时43分,美驱逐舰“帕特森”号才首先发现日舰队。它当即用无线电发出警报:“警报——警报,未判明舰只正在进港!”但为时已经太晚,一架日本侦察机已凌空投下照明弹,把“芝加哥”号和“堪培拉”号的舰身照得一清二楚。
“射击开始!”一声令下,“鸟海”号上的探照灯突然亮起,并捕捉住了航行中的美舰队重巡洋舰”堪培拉号。霎时间,10门主炮同时开火。
就在这时,“堪培拉”号发现一条直驶过来的雷迹,哥丁上校急忙指挥战舰左满舵躲避。可还是迟了一步,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在舰的中央部位升起一股巨大的水柱,一群人被抛到空中。接着又是一声爆炸,舰身突然向左倾斜。巨大的炮击声不断从左侧黑暗中传来,哥丁舰长命令:“左舷炮战。快!快!”可是当主炮正向左旋转时,日舰射击的炮弹已呼啸而至,瞬间就有24发炮弹打在“堪培拉”号上。当“堪培拉”顽强地回击两条鱼雷和几发炮弹后,主机就不转了,大火蔓延到整个甲板上,甲板上到处都是倒毙的尸体,舰长也被击毙,“堪培拉”号于9日晨8时沉入了大海。
跟随在“堪培拉”号后面的“芝加哥”号的运气也好不到哪里,舰首被鱼雷击中,爆炸掀起的水柱使前甲板涌满了海水。同时,该舰前部又被日军巡洋舰发射的一发炮弹击中,死伤惨重。“芝加哥”号只好脱离编队,撤出了战斗。
三川舰队此时又接到侦察机的报告,得知北方有敌舰警戒。于是,便向左转换方向,杀向北区巡逻舰队。
黑暗中,日舰队因故障在变换航向时分成两队,结果无意中形成了对美舰队的两面夹攻之势。“鸟海”号接近美舰后立即打开探照灯捕捉目标,并开始发射鱼雷、展开炮战。刹那间,海面上曳光弹弹道穿梭往来,在茫茫的夜空中织出了一道道光怪陆离的图案。
最初,美舰还以为是友军舰队,遂打开识别信号灯。这正好给日舰指明了目标,使日舰队的奇袭再度成功。在1小时的炮战中,击沉重巡洋舰“文森斯”号和“昆西”号,“阿斯托里亚”号受重伤后也于9日中午沉没。
面对美南区巡逻队早已溃不成军、北区巡逻队几乎全军覆灭的有利形势,三川若乘胜进击,很可能全歼瓜岛附近海域的美军运输舰船。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美航空母舰的阴影又笼罩了三川的心头,心虚的三川突然下令舰队返航,撤出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