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讲华语运动的简介

admin

半个世纪前,新加坡有一整套中文教育体系。但后来,新加坡为提高在国际经贸中的竞争力,大力推行英语教育,中文沦为小学和中学的一门单独学科。1979年,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发起讲华语运动。对新加坡人来说,学习中文,既有经济因素,也有文化情结。另外,新加坡华人的籍贯相当繁杂也趋于多样化,因此新加坡在独立建囯之后,政府开始建立华人对国家的归属感与新加坡人的身份认同,不以籍贯来区分和切割。要求华人别讲方言,也可以减少方言对学习中英文的干扰。

从经济的角度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大,新加坡人学华语就成了很实际的事。李光耀认为,新加坡以往靠的是美国、欧洲和日本市场,日后中国和印度将会是推动新加坡经济的两大发动机,预计来自中国的贸易量会继续增长。中国的崛起将使世界的经济中心转移到亚洲,书写华文和讲华语有助于新加坡人在中国争取生意和开拓商机。他还出版了《学语致用:李光耀中文学习心得》,让读者分享他坚持学习的心得与经验。在新加坡的巴士、建筑物、报章、广播、电视上,随处可以看到鼓励人们讲华语的醒目广告。本地歌手和企业总裁也现身作为电视宣传片的主角,告诉人们能用华语是福气,别失去,并倡导讲华语其实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为此,一些大学也增设了中文系,设立孔子学院。许多中小学校还与中国中小学结为姐妹学校,交流学习经验。为帮助商业人士学华语,有的学校还为企业提供上门华语教学课程。

经过多年努力,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以华语对话,2000年这个比例为58%,2002年增加到64%。大多数新加坡人的中文可以达到日常生活用语的水平,阅读、书写华文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

中国侨网消息:1979年在新加坡诞生了“讲华语运动”,旨在鼓励当地华人放弃自己的方言,转而以华语进行交谈。新加坡联合早报网17日刊文说,30年来,讲华语运动旨在鼓励的对象,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迁而静悄悄地改变了。要华文华语成为本地社会的更高级语言,显然还需政府和社会锲而不舍地继续努力推动。

由于新加坡的第一语言为英语,讲华语运动只限于华人间推广,因此争议较少。相比中国大陆的推广普通话以及台湾的国语运动,新加坡的讲华语运动更着重在口语方面,因此还有小部分的新加坡华人不懂中文。讲华语运动在2014年踏入第35个年头,人说30而立,回望这35年,当许多运动都已悄悄地退隐消失,讲华语运动依然年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