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提出,倡导新生独立报到是纠正过度关爱的教育理念。他认为,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关怀往往过于浓厚,这需要在入学环节中进行调整,以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独立报到只是第一步,入学后,应将独立自主的要求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贯穿始终。通过小班讨论课、鼓励学生独立参与研究、加入社团组织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指出,大学重视新生的独立能力,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一问题的普遍性。熊丙奇认为,将独立报到作为迈向独立生活的第一步,对于每个大学新生而言,可能显得过于迟缓。他建议,明智的家长应该从孩子上小学起,引导其在适当时候实行自我物理隔离,培养独立规划能力。如果家长未能在中小学阶段采取措施,至少应在孩子考上大学时,教会其独立行走。
熊丙奇强调,虽然在新生报到时采取措施培养独立意识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在大学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中,持续坚持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个人成长,也是推动整个教育体系向更加成熟、健康方向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