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合理制定一份计划表或每日作息表,细化到具体时间点,包括穿衣服、叠被子、洗漱、吃饭、如厕、整理玩具等自理内容,还可以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摆碗筷、洗水果、浇花、拿东西等。也可以承担一些适当的家务活,如扫地、擦桌子、洗自己的小袜子。家长应该将这些“小任务”纳入计划之中,让孩子在家既有事情可做,又能锻炼自理能力。
假期期间,孩子容易养成一些坏习惯,如睡懒觉、晚上迟迟不睡觉、作息不规律等,父母上班不在家,孩子容易放纵自己,爷爷奶奶也会放松对孩子的要求。这些不良习惯不仅损害孩子的视力,还会影响孩子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家长和爷爷奶奶需要共同努力,帮助孩子改掉这些坏习惯,以便孩子能够适应开学后的学习生活。
孩子在假期里可能摄入过多零食和饮料,这可能会给孩子的肠胃带来负担,甚至导致营养不良。家长应该提醒爷爷奶奶,零食应尽可能与正餐结合,以不影响正餐为宜。每日膳食应由适宜数量的谷类、乳类、肉类(或蛋或鱼类)、蔬菜和水果类四大类食物组成,膳食多样化,从而发挥出各种食物在营养上的互补作用,使其营养全面平衡。
有些爷爷奶奶担心孩子受凉,整天将孩子关在家里不出门活动,这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家长应该适当安排一些体育锻炼,鼓励孩子与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进行户外运动有利于增强孩子的机体调节能力,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还能促进体内的钙和磷,有利于孩子骨骼的发育,让孩子长高。
在爷爷奶奶带孩子期间,每天固定时间段给孩子讲个故事是个不错的选择,比如关于灶王爷、门神、财神等习俗的传说。这些故事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文化素养,还能增加孩子的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