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每年的第三个星期日的凌晨2点,夏令时正式开始;第四个星期日的凌晨2点,夏令时正式结束。
英国夏令时和冬令时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为了节约能源,英国政府将时钟向前调整了一个小时,从而让夜晚的照明用电量降低。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再次采取了夏令时制度,以节约能源和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在田野里工作。
夏令时和冬令时的具体时间调整在英国也经历了很多次变迁。二战时期的夏令时短暂地被撤销过一段时间,但后来在1972年重新启用。此后,英国夏令时一直沿用至今。但是,在2002年,欧洲议会通过了一个决议,要求让欧盟所有成员国共同逐步调整夏令时制度,以避免在夏季北京时间的早晨出现过长的黑暗时间。
在该决议的推动下,英国决定将夏令时从最初的3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开始,延长到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同样在10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结束冬令时。这样,在夏季更是有1个小时的时间增长。
夏令时和冬令时的起源和背景
夏令时和冬令时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在19世纪,伦敦的威廉·威利斯提出了一项想法,希望能够让人们充分利用白天的时间,提高劳动效率。于是他提出了“时区”的概念,即按照经度的不同,将地球划分成24个不同的区域,并将同一个区域的时间保持一致。这种想法最终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认同,成为了现代世界普遍采用的时间标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时间利用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白天的时间,各国逐渐开始引入夏令时和冬令时制度。
夏令时期间,人们将时间向前调一个小时,也就是说2点变成了3点,民众可以多享受一小时的阳光;而冬令时期间则相反,将时间向后调一个小时,民众可以在早上更久地享受日光。这个制度通过调整人们的起居时间,达到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日照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