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国脱欧并不等同于英国终止与欧洲在经济、金融方面的一体化政策,更不代表欧盟的解体。对欧盟的影响远小于诸如冰岛、希腊等国家威胁退出欧元体系可能引发的影响。欧元解体对欧洲金融体系的根本性冲击是基础性的,欧洲及全球经济和金融都可能受到波及,而英国脱欧的影响更多是心理层面的。
2. 英国脱离欧盟体系后,英国和欧洲大陆之间的经济和金融政策并不会发生改变,因为两者之间的货币本来就是独立的,其影响有限。由于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关系,英国实际上只是欧盟技术上的成员国,国民情感和认识上,英国和欧洲大陆的法、德总是存在“芥蒂”。欧元危机后,欧洲加快了全面一体化的步伐,但在移民政策上“引爆”了各国的民族情结,导致各国出于对本国社会和经济安全等方面的担忧,各自“高筑墙”。
3. 全球主要央行事先已制定了协调救助预案。事件发生后,包括中国央行在内的全球主要央行纷纷表态已做好应对预案。实际上,日本央行早在2周前就对英国脱欧的冲击进行了应对准备。日本央行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为应对英国脱欧带来的美元流动性紧张和日元上涨局面,已与欧洲央行官员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并和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欧洲央行等其他央行之间,就彼此提供货币互换以应对市场冲击,做了预先安排。
4. 英国脱欧利好人民币,有助于中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话语权的提升。认为英国脱欧将造成人民币贬值压力的理由,是因为欧洲货币贬值,而人民币指数的构成篮子中,日元等非欧洲货币比重远不及欧洲货币,因此英国脱欧直接带来了人民币指数下跌;另外美元走强也压制了人民币。不过,笔者认为,人民币汇率的这种影响只是临时性影响,人民币国际化是否受到冲击,才是判断事件对人民币影响有利否的基础。
5. 英国脱欧后,欧盟内部必定受到一定程度冲击,这为中国在和欧洲在国际经济事务谈判中增加不少有利条件。比如,近期中国和欧洲正在谈判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其他贸易问题等,中国受到的阻力将会减少。
6. 英国脱欧对中国有利的因素居多。在当今国际金融领域,竞争已转向吸引国际资本,而非像上世纪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汇率贬值竞争。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跨国公司和全球主要经济体间相互投资的发展积累,使得当今世界国际经济、金融的竞争重点由商品竞争转向了资本竞争,在竞争方向上由促进出口变为促进流入。英国脱欧客观上增强了美国吸引国际资本的能力,减少了美元加息的必要性,毕竟加息有损美国国内经济增长。因此,英国脱欧对全球金融领域的影响是,延长了全球货币宽松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