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七:在中国传统丧殡习俗中,“头七”指的是逝者去世后的第七天。人们通常认为,逝者的灵魂会在这一日回家,家属应该在此之前为其准备一顿饭,然后回避,最好是通过睡觉来回避;如果逝者灵魂看到家人,会挂念他们,这会影响其投胎转世。也有说法认为在“头七”当天的子时,家属应在家中烧制一个梯子形状的物品,以便灵魂顺着这趟“天梯”升天。“烧七”是从逝者去世之日起,每七天为一个祭日,依次为“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共计49天。民间信仰中,人有三魂七魄,死后一年去一魂,七天去一魄,三年魂尽,七满魄尽,因此需要度过“七期”和三周年。另外一种说法是,逝者去世后49天内,每隔七天阎王会审问亡魂一次,因此“七期”也称为“过七灾”。在“烧七”时,家属在大门口挂上白纸灯笼,表示家有丧事。在“头七”时,家中设灵牌,焚香燃烛,供上酒菜进行祭奠,之后六个“七”日则在坟地烧纸钱。一般而言,单数“七”日(一、三、五等)祭拜较为隆重,亲友都会来,孝子要哭灵;双数“七”日(二、四、六等)亲友不来,孝子只烧纸、不哭灵,称为“空七”。尤其是“三七”和“末七”这两个日子最为重要,亲友都会到坟上烧纸祭奠,孝子也要大哭一场。“末七”也称“尽七”,家属通常会在此日举行经忏仪式,亲友也会送冥币、香、纸、大蜡、金银斗等祭品。“烧七”若与夏历初七、十七、二十七相遇,称之为“冲七”或“犯七”,认为亡魂“逢七有灾,冲七有难”。在陕西耀县和陕南丹凤县,除了认为“冲七”是忌日外,还认为“烧七”与月中的初八、十八、二十八相遇也是忌日,有说法云:“逢七逢八,铜锤铁钗;烧七烧九,阎王请吃酒”。认为烧七遇到七和八的日子,阎王会拷打亡魂,遇到这种情况,要提前或推迟一天祭奠。在关中一些农村,遇到“冲七”时,孝子要在死者坟顶插纸伞,意在帮助亡魂躲避灾难。在陕北延长县,在“冲七”前一天下午就要剪制若干白纸旗,由子女、儿媳从家门口沿途插到坟前,将亡灵请回家中祭奠,以避过灾劫。插白旗意在引路,亡魂如果来不及回家,可以藏于白旗下躲避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