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什么叫做环保露台

admin

所谓「环保露台」,其实并非什么新的事物。中国香港早期的唐楼和殖民地建筑,如中国香港大学陆佑堂、湾仔警署等,都设有露台﹝俗称「骑楼」﹞。当时空调并不普及,楼宇设计着重天然采光及通风,露台正好发挥缓和气温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遮挡阳光直射进室内,以减低室温;另一方面,下雨天也不用把窗户关上,保持室内通风。到后来城市不断发展,土地价值变得极为珍贵,当露台及室内面积同样需要计入建筑面积时,现实的发展商便舍弃露台,情愿多建室内面积,以增加利益。 直到二零零一年, *** 为了推动环保及创新建筑设计,便以「豁免计入建筑面积」作饵,鼓励发展商多建露台和空中花园等,为住户提供绿化康乐的地方,改善市民居住环境的质素。在零一年及零二年,屋宇署连同地政总署及规划署,推出了两份「联合作业备考」(Joint Practice Notes),把一系列的环保设施 (Green Features) 豁免计入建筑面积内,该等设施包括露台、工作平台、加阔的公用走廊及升降机大堂、公用空中花园、公用平台花园、预制组件外墙及邮件派递室等。除公用花园及预制组件外墙外,其他获豁免面积不能超过总楼面面积的百份之八。 至于有报导指因为 *** 没把建筑面积上限包括在地契中,致令嘉亨湾的发展商可「获赠」逾十万呎楼面面积的环保设施,价值数以亿计,这个说法实在有商榷之处。既然环保设施是 *** 鼓励兴建,并以豁免计入建筑面积作诱因;那么,明明是诱因,便不能说成是利益输送了。至于这样的诱因是否太过吸引,便是程度上的问题。发展商赚多了钱,是否就等于 *** 库房有损失﹖笔者认为,两者并没有必然关系。 可是, *** 把环保设施豁免计入地积比率,再加上早已豁免的窗台、住客会所等,令近年兴建的楼宇总面积比以前增加了一成多,增加了建筑密度,便衍生了另一个问题。楼宇的体积增加了,无论是横向发展或向高空发展,都免不了对城市整体的采光及通风有负面影响。新发展经常造成围墙效应(wall effect),影响邻近楼宇及整个城市的景观。就算在高层开个空中花园,也只有令建筑物长得更高。在不少新市镇,公园大部份的面积都被邻近五十层高的住宅楼宇的影子笼罩着,看不见阳光。

参考: ia/view_section?id=2575&level_id=230

因为 *** 要推广环保意识

特许发展商起楼时将环保露台面积唔计入可建楼面面积

明义上系送俾买家

但实际上已经计入实用面积当中

所以实际少咗单位面积( 咁就冇禁实用 - 除非`连露台都放埋家俱用尽佢 - 其实你都俾咗钱

跟本唔算送) 只不过系发展商买楼手法之一

不足为奇!!!!

参考网友介绍:(留意红色字部份) .knowledge.yahoo/question/?qid=7007041705458 地积比率 (Plot Ratio - PR) x 地盘面积 = 可建总楼面面积 (Gross Floor Area - GFA). 地积比率系一个无单位的数

窗台等地方的面积系豁免计入 GFA. 1. 符合特定条件的窗台 (例如每间房只能有一个窗台获豁免

窗台向外伸出不多过500mm等) 才可获豁免计入建筑物的 GFA 之内. 2. 符合特定条件的环保露台才可获豁免计入建筑物的 GFA 之内. 而其中一个条件

是若同一房间内同时有窗台和露台

露台面积不会获得豁免. 3. 其实除了窗台和环保露台

还有很多其他地方可以申请豁免计入建筑物的 GFA 之内

例如大厦的机房

停车场等. 屋宇署发出的作业备考有列明批准的准则. *** 批准豁免的原因有很多

但大原则是想给予发展商设计上较大的弹性

亦鼓励他们引入一些环保及创新的设计. 4. 环保露台其实只是一个普通露台. 只因当时推出露台和其他一系列的设施可申请豁免计入 GFA

是 *** 鼓励环保及创新的楼宇设计的措施之一

所以人们才加上「环保」两字. 该措施的原意是改善新楼的居住环境及质素. 以往露台只是豪宅的专利

现在由于可免计入 GFA

加设露台的成本效益相对提升 (露台建筑成本有限

又可以卖钱

但由于 GFA 有上限

以往加露台整体上便要减少单位的面积

即减少了最值钱的地方. 现在则无此问题)

所以发展商会有更大意欲在豪宅以外的住宅加设露台. *** 有 *** 的想法. 至于窗台和露台对买家是否有用或物有所值

见仁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