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天堂」是灵性的故乡,我们称为「理天」。自从灵性离开了理天以后,经过数万年的生死轮回,迷失了返回故乡的道路;又由於古时天道心法单传独授,灵性难以得到明师指引这条光明觉路,所以天堂之路自古以来少人行。
如今,天运进入白阳,天地面临收束的时期。宇宙的造物主 明明上帝特命弥勒古佛、济公活佛,以及月慧菩萨,共同引导众灵性返回理天;同时又派遣诸天仙佛圣神一同帮助三佛,完成这一桩普渡收圆的大事。
●道就是路
「道」,就是路的意思。
人要行走就必须有路,如果没有路,则寸步难行。然而路分有正路、邪路、大路、小路。人行走在正路、大路则为善;相反的,行走邪路、小路则为恶。
行事合於道理就是正路。「道理」乃是为人处世所应有的轨道,行为合乎这应有的轨道即是合乎道理;反之,偏离所应走的轨道,即为不合道理。
人类所应遵行的轨道,即是人与生所俱有的良知良能。所谓与生俱有的良知良能也就是指本性而言。人如果迷失了本性,言行则偏离轨道。一旦偏离轨道,那麼他的生命历程将是险象丛生。
「天道」是万物造化生成,灵性自上天降生到大地来的路径。凡是天地间的事物,没有一件不在天道的运行中生成、往来。天下的事事物物都不能离开道的怀抱而独立生存,这就是《中庸》所说的「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人也是如此!人自从有生之始,与生所俱有的良知良能,即是道所赋予,这就是《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天命之性所俱有的良知良能、五常之德,即是人所应遵行的轨道。
天道既然是灵性自天降生大地的路径,也必然是灵性返回故园的途径。因此所谓「天道」,就是 上天显化垂象,特命明师降世,点窍传真、指引灵性返回故乡的光明觉路。
●道是真理
「道」是生天、育地,造化万物的真理。
蕴育天地的真理--道,本来没有形象,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无法用言语、文字表达。老子为他「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德经第廿五章)
由於真理无形无象,只是画一个「○」来勉强代表,称为「无极」。其次,又把「○」伸展开来,即得「一」,称为「太极」。「○」与「一」是一体两面,「○」代表天道之本体,而「一」则显示天道的运用。无极一动生太极,进而两仪、三才、四相、五行,六合、七政、八卦、九宫、十方世界,以至於通彻天地,称为「一本散万殊」。所以《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还没有天地万物之前,这个原理就已存在於太虚;天地万物被创造后,这个原理继续主宰万物的运作。老子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清静经)
总之,天地万物都是由道而生,都俱备道的真理,没有一样能在真理之外而生存於宇宙间;而人类所做的一切也没有一件能出离圣人所阐述的天道真理。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道」本无名,老子为其「强名」。然而真理伟大之处就在於零、灵、能:零,居中;灵,感而遂通;能,生育、运行、长养万类。
「○」点上具有灵敏的感应与无尽的全能。在数线上的正与负都是相对待的数,唯有居中的「○」点绝对而没有对待。修心养性就是归中、归零,亦即是《中庸》所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但是灵性降生尘世,长久以来沈浸在相互对待的世景,早已迷失「中心」。所以 上帝特命明师天然古佛降世,给予世人指出这「一」点本性固有之所在,使灵性能依循「○」的真理而明善复初,恢复本来面目 。称为「万殊归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