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状况
葡萄牙是一个拥有现代工业和农业的国家,以种植橙子和水松木制软木塞而闻名。过去,葡萄牙的海外殖民地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但随着这些殖民地的独立,这种优势逐渐消失。葡萄牙使用欧元作为货币,是欧元区的创始成员国之一。尽管是发达国家,但葡萄牙的经济相对较弱,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纺织、制鞋和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而软木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出口量也位居世界第一。
1986年加入欧共体后,葡萄牙的经济有所发展。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初受到欧洲经济衰退的影响,经济增长率下降,但从1997年到2001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2.9%,高于欧盟的平均水平,1998年更是达到4.6%。1999年1月1日,葡萄牙作为首批欧盟国家加入了欧元区。
2011年,葡萄牙的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占GDP的2.1%、23.3%和74.5%,服务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产业角度看,农业下降了5.9%,工业(不含建筑业)增长了1.7%,建筑业下降了6.7%,批发零售和餐饮增长0.4%,交通服务、仓储和通信增长1.5%,能源和供水行业下降了2.3%,金融和房地产增长0.6%。全年,服务业创造了全部增加值的74.5%,工业和农业分别创造了23.3%和2.1%的增加值。
工业
葡萄牙的工业包括采掘业、加工业以及水、电、煤气和冷气的生产业。主要工业部门有电力、纺织、服装、制鞋、食品、化工、造纸、电子器械、陶瓷、酿酒、软木等。2009年工业产值为402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4%,从业人口约167.4万,占总就业人口的30%。软木年产量1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软木树种植面积占世界种植面积的30%,出口占世界第一位。2011年,制鞋业出口额为15亿欧元,同比增长16.2%,从业人数3.4万。同年,纺织成衣产品出口额为39亿欧元,同比增长8.4%。汽车、机电、模具、制药和可再生能源等产业发展较快,2011年境内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1.1%。2009年总发电量501.866亿度,其中风能、地热能、水能、太阳能和火力发电分别为75.77亿度、1.839亿度、90.09亿度、1.39亿度和332.77亿度。当年全国总消费电量为487.73亿度。2011年,石油消费总额为74亿欧元,人均消费692欧元,同比增长148欧元。
农林牧渔业
2009年农林渔业总产值约47.8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9%,从业人口为55.8万,约占总就业人口的10%。2010年,产葡萄牙酒6.946亿升;橄榄油产量为6868.32万升。大米产量17.02万吨,玉米62.62万吨,土豆38.384万吨。同年,牛肉产量9.3万吨,比2009年减少9.5%;猪肉产量40.8万吨,同比增长3%。禽肉产量33.9万吨,同比增产1.5%。牛奶产量83.1万吨,同比下降0.7%;酸奶产量11.6万吨,同比增长6.2%。奶酪产量为7.6万吨,同比增产4%;黄油产量2.7万吨,同比下降7.1%。88%以上的水产品为海洋捕捞,以沙丁鱼、金枪鱼、鲭鱼、章鱼为主,淡水鱼主要为鳟鱼。2010年,登记渔民为16920人(同比减少2.8%),渔船8492艘(同比减少0.8%),总吨位101601吨(同比下降2.3%)。当年捕鱼量为16.6304万吨,比上年增长14.9%;产值2.7197亿欧元,同比增长6.7%。
服务业
服务业自90年代起迅速发展,其产值连年增长。到20世纪末,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以及该行业在全国就业人口中的比例已接近欧洲发达国家水平。2009年服务业产值为1199.6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2.8%,从业人数334.8万,占总就业人口的60%。服务业主要包括银行、保险、旅馆、餐饮、交通、仓储、通讯、房地产、社会救助及其它集体、社会和个人服务。
旅游业
旅游业是葡萄牙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弥补外贸赤字的重要手段。2006年至2009年间旅游业收入分别为66.72亿、74.02亿、74.4亿和69.08亿欧元。2010年旅游收入76.11亿欧元,同比增长10%,创造了32.8万个就业岗位。2011年,旅游收入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3%,从业人口为总劳动力人口的7%。2010年共有2369.4万人次的外国游客在葡萄牙旅馆住宿,同比增长2.1%,主要游客来自英国(23.4%)、西班牙(13.9%)、德国(13.8%)、荷兰(7.8%)、法国(6.9%)等欧盟成员国以及巴西和美国。主要旅游胜地有阿尔加维、里斯本、法罗、波尔图、马德拉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