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摘抄

admin

(1)苏霍姆林斯基在强调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时,也非常重视、反复强调学生在关心、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所蕴涵的自我教育元素。他认为这是“一个能鲜明地表现出学生的自我教育的精神生活的领域”:让少年去关心别人,要他在某件事情中把自己的劳动、智慧、意志和技巧的一部分贡献给别人……只有当一个少年在别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精神美的一部分的时候,他才是真正地开始了自我教育。

(2)怎样让每一个孩子也能有一种正常的心态看待自己、看待别人,看待自己与同学的关系?作为教师,尤其作为班主任,我们还是可以做许多工作的。比如,在一个班集体中,班主任要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让处在一个集体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有引以为豪的东西。也就是说,要让每一个孩子既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能看到别人的长处。因此,要挖掘每一个孩子内心深处的财富。

(3)引导一个人能用自己的力量沿着惊讶之路而度过自己的童年和少年。这里有一条很重要的教育准则:就是在一个人的童年时期能对自己做出了似乎他做不出的事而千百次地感到惊奇,即对自己的精神力量感到惊奇。只有在这种惊奇之下,才会彻底地去蔑视懦弱、意志薄弱。只有对自己的精神力量产生惊奇的人,才能对自己的意志薄弱而感到羞愧,才不会表现出软弱。

(4)告诉孩子们应该尽可能给父母减轻负担,你有责任和义务给家庭带来幸福和欢乐。自私自利和对待他人的痛苦毫不关心,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应该反思自己,并用具体的行动改正错误。对学生的批评教育应尽可能针对具体的人,具体的事不宜通过集体训诫的形式进行。我希望女儿懂得做好事,是心中那份善意的自然流露,做了好事,内心会体验到一种愉悦和满足,而不是出于对赞扬和感谢的需求。一个孩子在童年阶段必须接受这样的教育,那就是在心里埋下一颗善的种子,并且这种善意不是出于一种虚荣心的满足,也不是一种渴望别人赞扬的需要,而是一种良心的召唤,是一个人基本的做人原则。

(5)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当孩子不知道你在教育他时,你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不要让孩子感到你在试图教育他,要千方百计与孩子建立共同的兴趣,要善于发现他心中能响应我们召唤的那一遇,这样教师就能更容易的克服那些妨碍教育的不利因素。我总是接力使教师们确信,如果你只限于从讲台上看见学生,如果只是由于你叫他来,他才走近你,如果他跟你的交谈只是回答你的提问,那么任何心理学知识都帮不了你的忙。应当像跟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会见孩子,应当跟他同享胜利的喜悦,共担失败的忧伤。是的,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记住,你不仅是老师,更应该是孩子志同道合的朋友。当孩子把你看成是他的朋友时,你对他的教育才会成功。

(6)在这样的事例中,苏霍姆林斯基表现出一个教育者坚定的教育信念,那就是把那些灌输到孩子心中的真话与真理,通过活生生的、具体的实践与行动落到实处。只有落到实处,那些真话与真理才会真正在孩子的心里扎下根来,融入孩子的生命。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除了把真话与真理“告诉”孩子,教师还必须非常注意在落到实处的过程中,那些十分细腻的地方,毕竟我们面对的是如此容易受到伤害的稚嫩的心灵。

(7)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有责任带领孩子们去感受美,去欣赏第一批春天花朵的开放幼芽的萌发,去观察第一批嫩草破土,去追寻第一只蝴蝶飞舞,去聆听池塘里第一声蛙鸣与第一声春雷,去发现天空中第一只春燕飞来与麻雀的第一次春运。当这一切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他们就受到了这种美的感染,他们所受到的感染越深刻,去创造美的欲望就越强烈。

(8)他主张以天地为课堂,充分运用大自然的美来帮助孩子认识世界,训练思维,开启智慧。在炎热的夏季,他带领孩子闷到森林里去旅行,感受森林的黄昏,寻找人们从未涉及的一些角落。孩子们屏息静听着森林中野鸽子的歌声,树木簌簌的响声。还有小溪的潺潺流水声。苏霍姆林斯基给孩子们讲述森林里的源泉、源泉、水和神秘的森林生活。语言作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就在这种情况下进入了少年们的心灵和情感记忆。他不能设想没有带孩子闷到家乡各处去旅行和参观,没有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体验,没有试着用词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能够进行语言教学。他认为,脱离大自然的语言教学与思维训练都是不可能成功的,在河岸边,在田野里,在夜间的篝火旁,在灿烂的星空下,在淅沥的秋雨中。在大雪纷飞的冬夜,他教给孩子们怎样用恰当的词语说出他们的观察和思想。他们曾经饶有兴味的观察一棵覆盖着白雪的松树,发现了他在晚霞的照耀下魔术般的色彩变幻。时而呈淡淡的粉红色,时而变为橘红色,一会儿又成酱红色,然后又变为紫蓝色。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编起了小诗,描绘眼前的景象。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和神奇的想象,展现了丰富的精神世界。苏伯姆林斯基常常焦急地等待着大地回春,因为在学校的果园里和教学园地是。

(9)苏霍姆林斯基一方面主张不回避死亡教育,另一方面他更看重引导孩子珍惜生活的幸福。他认为,所谓珍惜生活的幸福,就是使孩子去思索时间的永恒性和不可逆性的秘密,去思索人生伟大的一面,同时还有脆弱的一面,认识到大自然生命的美是永恒的,而在这永恒的生命中。人只不过生活了短短的一段时间,这不是悲哀。世间万物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方使这个世界不断更新,短暂成为永恒,永恒相依短暂,互相求证,互为补充。而人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承受着终有一死的命运,就是一件最自然不过的事。人的死,不仅仅是生的过程的熄灭和终结,而是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一个无与伦比的世界。他反复强调,人生下来并不是为了像无人问津的尘埃那样无影无踪的消失,人生下来,是为了在自己身后留下痕迹永久的痕迹。

(10)我总是那么喜爱读这些故事,喜爱想象这些美好的教育场景。这些故事和场景,以鲜活的人的成长与教育过程告诉我们教师,本着一颗真正的爱孩子的心,就一定能够了解孩子,找到帮助孩子的那条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