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人:早期的住房与海、河密切相关。为了捕鱼、喝水、运输的方便,就在海边河畔搭屋成家,渔村建在水上,所谓街道就是一些连接起来的小桥。在马来西亚北部,常常可以见到放木排工人的村庄,宽宽的木筏上有竹制的茅屋。在马来亚的港口城市,有许多船上人家,他们终生在船上居住。
马来人的传统住宅是一种名为“浮脚楼”的单层建筑,不管房子是建在河边、水里、田间,还是在城郊,都是这种高脚屋,房子的骨架是由木柱做成,而墙、天棚和地板都是用竹板和丝篾作。屋顶一般是两面坡的,上用树叶(现在也有用木板)铺盖而成,屋顶的坡度很陡也很长,一方面为了雨水能畅流,另一方面是为了遮住窗前强烈的光线。地板离地有数尺高。可防止潮湿和蛇、鼠的侵害。门口有一架固定的梯子,来访客人须先脱鞋,后踩着梯子上去。屋子底下用来关水牛和其他家畜,有些类似我国傣族人的吊脚楼。海边或渔村的住房一般把正面朝向海,为了防季风,则把屋顶朝向陆地一侧的坡面做的特陡,并且很低。按照马来人习惯,屋门不能朝南,据说这会给屋里人带来不幸。一路上,在树林掩映之处,偶而有这种民居一闪而过。
塞诺伊人:塞诺伊人的村寨一般分两类:一类是两三户有亲戚关系的人家组成的建在水边的高脚屋村寨,这是今天最普遍的一类;另一类是由一个或几个如同加里曼丹达雅克人那样的长屋组成的村寨,长屋最里边的房间属于头人(头人这个职位是世袭的),这类长屋已较少见了。居住在深山老林里的塞诺伊人喜欢住在河源地带,他们盖房子更随便。
塞芒人:塞芒人的住房非常简陋,是用棕榈叶搭的窝棚。棚子一端触地,另一端用两三根木棍支起,有时他们把小屋建在树上。
海达雅克人:在沙捞越州,海达雅克人集体住在长屋里。长屋是一种与浮脚楼相似但很长的房子(长达数十米,甚至有200米长),长屋中间有一通道,通道两旁是住户。
陆达雅克人:居住在离沙捞越州首府古晋58千米的甘蓬加犹山区,他们住的“长屋”是用椰子叶覆盖的,屋内的地板、梁柱,特别是高架木桩,用的都是上等硬木,墙壁则竹木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