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为什么昆虫的发育过程都要经过几次脱皮

admin

1、昆虫孵化后,随着身体的成长,一段时间后需要形成新的表皮,脱落旧表皮,这一过程称为脱皮或蜕皮。昆虫的生长和脱皮是相伴随且常常是交替发生的。每次脱皮后,虫体壁还未硬化时,会经历一段快速生长期,随后生长速度减慢,直到下一次脱皮前基本停止生长,因此昆虫的生长速度是不平衡的。

2、不同昆虫的脱皮次数差异显著。大多数有翅亚纲昆虫在一生中脱皮4至12次,例如直翅目和鳞翅目幼虫通常脱皮4至5次。有些昆虫,如双尾目的双尾虫和铗尾虫,只脱一次皮,而蜉蝣、石蝇等可脱皮二、三十次,衣鱼甚至可多达五、六十次。

3、大多数昆虫只在幼虫阶段脱皮,但在无翅亚纲中,如弹尾目昆虫,在性成熟后仍会继续脱皮。缨尾目中的斑衣鱼也是类似情况,一生中可脱皮45至60次。

4、昆虫的脱皮次数通常固定,但环境因素如温度和营养条件可影响脱皮次数。通常温度升高可能增加脱皮次数,但有时在温度增高时脱皮次数反而减少。营养不足可能会阻碍脱皮。

5、在同种昆虫中,不同性别间脱皮次数可能有差异,一般雌虫比雄虫多脱1至2次皮。

6、昆虫幼期的生长可通过脱皮次数来衡量,从卵孵化至第一次脱皮称为第一龄幼虫,之后每次脱皮后称为第二龄幼虫,依此类推。相邻两次脱皮之间的时间称为龄期。

7、当昆虫幼虫生长到最后一龄,若再脱皮,则进入蛹期(全变态类)或成虫期(不全变态类),这种脱皮不伴随生长,而是与变态过程相关,因此称为变态脱皮。之前的脱皮与生长相关,称为生长脱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