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养成有条不紊和井然有序的习惯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习惯是从生活和工作中慢慢培养出来的。很多人都搬过家,我也是如此。我父母做事非常仔细,我从小受他们的影响,也养成了一个非常良好的习惯:搬完家,一定会把原来的地方打扫干净。有一次在上海,搬完家后,我对保姆说要把房间打扫干净。保姆却回答:“先生,我们都要走扫得干干净净再离开,代表一个人的教养和习惯,也代表一个人做事的风格。”案例我有个朋友在日本开洗衣店,刚开业没多久,有一个日本人把衣服拿来给他洗,他差点以为是洗过的给摆在柜台上,因为衣服都叠得好好的。其实这是日本人的习惯,他们把衣服送给别人洗的时候,都是叠整齐了装在袋子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日本战败,按照中国的规定,所有日本的战俘和侨民,最多只能带10公斤的东西离开中国。我妈妈家的邻居都是日本人,他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带走,相反几乎要把整个家都留下。日本人把家收拾好,就拿着房子的钥匙来看我的外祖父,并留下了钥匙。等到日本人走后,外祖父带着我妈妈去看隔壁日本人留下的房子。他们打开院门一看,发现院子全部扫过了,簸箕与扫把统统立在墙边,屋子的地板也擦过了,拖鞋统统排在一条线上,杯子、碗、调羹洗干净后摆放得整整齐齐,就连没有带走的每一床棉被、每一件衣服也全都洗过后一件一件地挂在那里,甚至破掉的纱门、纱窗也都换过了——他们就是这样收拾完之后才把钥匙交给中国人的。外祖父牵着我妈妈的手就说:“这个民族可怕啊!”5、经常去找别人看不出来的毛病或弊端古语有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强调要想成就伟大的事业就不要忽视微小之处。然而,环顾四周,大而化之、马马虎虎的毛病随处可见,“差不多”先生比比皆是,好像、几乎、将近、大约、应该、可能等,已逐渐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口头禅。实际上,就在这些词汇一再使用的同时,许多重大决策都只停留在纸上,许多重点工作都只落实在表面上,许多宏伟的目标都成了海市蜃楼。做老板的要记住一个词:Exception Management(异常管理)。也就是说,去管那些人家不管的事情、看不到的事情、做不到的事情、没有想到的事情、说不出的事情。做老板不能每天都签一样的字,看一样的报告,批一样的公文,要经常去做点例外的管理,就是专门去找人家忽视的地方,挑人家看不出来的毛病和弊端。如果老板只坐在办公室里,工作就无法做好。美国沃尔玛的总经理有一个习惯,在检查工作的时候,喜万捷是深圳雅昌印刷公司的董事长。雅昌公司于2003年、2005年两次获得美国印刷大奖。这是全球印刷界最高荣誉,相当于印刷业的奥斯卡。我们都有过买书的经历,有时,书一打开,我们可能会发现,里面有一页不知谁踩了个脚印。他说,做印刷品和搞服务是完全一样的,也要强调质量、周期、交货、价格,还有售后服务和品质管理。万捷搞印刷,会注意很多细节,比如:雅昌不会等到客户反映有几本书印得不好才补送,每次很多印刷企业有个很不好的习惯:东西印好了以后,用乱七八糟的报纸包起来,随便弄个绑带绑好。而雅昌不是这样,他们的包装纸很整洁,绑带也绑得很均匀,甚至连运输的卡车底板都擦洗得很干净,再把书码上去。6、随时随地对不足的地方“补位”老板总有做不到的事情、看不到的时候,如果你是一个细心、有潜质的管理人员或下属,就要“补位”,把事情办妥,为老板解除后顾之忧。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曾有一位小职员叫阿基勃特。他在出差住旅馆时,总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四美元”,而他的真名反倒没人叫了。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扬公司的品牌,我要见见他。”他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后来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