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是实习,银行很看重你之前的经历,而德国这边,比如德意志银行,如果你有过一两个实习经历,但是都是国内的时候积累的,如果不是顶级大公司的名字,有可能作用不会太大,所以来德国后在自己的简历上先加上一笔德国的实习经历很重要,哪怕第一个实习工作不是自己想去的那家银行 - 正所谓曲线救国。我的一个好朋友,一开始在这边找不到外资银行的实习,面试都没有,于是去了这边的一家中资银行实习(信审部),快结束的时候友善拒绝了中资的 offer,拿到了纽约梅隆银行(BNY Mellon)的正式工作。这个例子告诉我曲线救国,对,还有一点就是可以多投中资银行!在这边的话,工农中建四大行齐.
除了传统的实习,还可以考虑学生工(working student),理论上进入门槛较低,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比如这个汇丰银行商行.
各银行的网站 career 一栏时不时上去逛逛。目前欧洲银行业对于应届生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职位很少,银行业不景气,所以更要随时去查看 - 为了获得及时的信息,可以加这些银行的 Twitter 或德银。当然,也可以去招聘网站看看,没事儿刷刷。
大学的校招会一定要去参加,很多时候银行去那里摆个摊儿确实是装样子,但是仍然可以获得很多信息。有时候遇到一个好心的员工,很有可能人家留个名片,之后保持个通信,上来聊天别猴急的让人帮忙介绍工作,先喝喝茶,让人家对你的能力和水平有个大概的了解,正所谓放长线掉大鱼。德国人轻易不推荐人,但是推荐了就是往死里推...说的有点过了...明白我意思就行。
校友网络很重要,多参加一些学校的活动,已经工作了的人会比较早知道各部门招聘的需求。
如果不好意思和外国人直接交流,可以参加本地一些华人的金融协会,微信群互通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