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军人之所以被称为“花郎”,是与他们国家的历史有关的。
花郎台站是韩国汉城地铁的一个站名,附近拥有陆军士官学校、汉城女子大学等院校,在这里培训出来的精英们就称为花郎。在我们国家,花郎的意思有三种:1、“犀利哥”(叫花子);2、卖花郎;3、祭祀时选择美貌贵族公子,傅粉装饰,带花骑马,称为花郎;后来引申到韩国的,就是第三种。在韩国古代,能入选“花郎”。成为花郎一般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首先,需要长得帅。其实相貌崇拜古已有之,这一点本无可厚非;
其次,需要是贵族子弟。一方面,在当时的情况下,贵族少年们大多识文断字,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较高,教育起来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另一方面,由于新罗时代的门阀贵族经常插手朝政,统治者想要给其灌输王权思想,就必须“从娃娃抓起”;
第三,需要对君主绝对忠诚,这同时也是花郎制度建立的根本原因。
在史料中,花郎们被赞美为“贤佐忠臣,从此而秀,良将勇卒,由是而生”,这在朝鲜李朝统治者宣扬的儒家文化之后,所谓的“花郎精神”,就这样在朝鲜半岛一直流传了下来。一直伴随着政治家们的政治需求出现,试图增强韩国国民的爱国情绪,“花郎精神”自然作为样本被推到了台前。现任韩国总统朴槿惠的父亲、有铁腕之称的韩国前总统朴正熙也是花郎精神的提倡者,韩国有一支部队被称作“花郎部队”,韩国武功勋章(授予立下战功人士的荣誉勋章)中的第四等级也被称为“花郎武功勋章”。 在他当政期间,花郎就成为了尚武爱国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