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都说“寒门再难出贵子”。个人努力真的抵不过原生家庭吗

admin

当然不,至少在当今高考这件事情上,保证了一定的公平性。

“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是一则古代谚语,意指贫寒人家常常能出显贵人物。而近年的互联网上,却出现了寒门再难出贵子的共识。这里面既包含了对当前教育体制的不满,又充满了阶层固化的焦虑,更映照了学区房等现实产物。

回顾网络舆论思辨,正方观点拿出了近年城市农村人口高等教育升学率的对比数据,不难发现农村学生正一步步被排挤在名校校门之外,而赢在起跑线上的,尤其是家庭物质条件优渥、父辈社会资源丰富的城市学生,即使成绩平平,毕业后仍能在职场上顺风顺水。反而是刻苦拼搏的寒门子弟,纵使靠自己在大城市站稳脚跟,也会被贴上“凤凰男”等有色标签。

反方代表往往会从更直观的事实逻辑出发,比如近日网上流传“几代人的奋斗努力凭什么输给十年寒窗苦读”的说法,亦或是相较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全民高考制度已然是公平太多的人才选拔机制了。

综合来看,与过去的年代对比,寒门出贵子的现象的确在快速减少,然而努力就能成功的渠道也并未完全封死。

寒门出贵子,从社会学层面上讲,就是指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一个良性的社会必须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因为阶层固化带来的是社会成本提高和资源流动僵化,这对一个社会长远可持续的发展极为不利。不仅如此,一旦寒门再难出贵子,底层民众无法通过有效的渠道上升,那么贫富差距的拉大必然带来社会撕裂和矛盾激化,稳定发展更无从谈起。

经济发展角度

再从经济发展角度看,一个家庭对孩子教育的投资是为了获得未来可以预期的回报,许多农村家庭缩衣节食东借西凑送孩子进城读书,必然是期望有朝一日儿女能够飞黄腾达脱离贫困,父母即使不是为了进城养老,仅是当做这个家庭传承的资本积累也是符合一般经济规律的,一代人从农村到县城,下一代人就能从县城到都市。

个人价值

最后回到个人价值来说,不管是寒门子弟还是城市出身,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去追求和实现,家庭的先天条件是优势,也是包袱,而且能够提供的帮助大多也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我们能看到寒门子弟在名校毕业后毅然回到老家反哺故乡,也不乏许多富二代梦想之路挫折不断无奈继承家业。所以贵子的贵字本身就染上了太多狭隘的功利色彩,成不成贵子应该由自己说了算。

3.如何成为贵子?

要想成为贵子,必须先找到贵的方向,虽然目前的物欲社会拜金、消费主义盛行,但是我们更应该坚定信念,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方向。

首先,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年轻人还是应该优先沿着既有路径发展,参加义务教育、高等院校深造,市场化社会就业,只有能在社会上独立生存下去的人才有资格去找寻自己的方向。

其次,从个人兴趣出发,这个兴趣可以源自于家庭的传承培养,可以源自于儿时的梦中美景,可以源自于未来的殷切期望。即使因为应试教育的残酷竞争一时迷茫,也可以多去尝试不同的领域,去发现能让你会心一笑满足感油然而生的事物。

最后,确定了贵的方向之后,一是要树立这个领域中你的目标或者榜样,有一个参照坐标能让自己的努力价值更清晰量化,二是要摒弃掉外界的干扰,因为每个领域的上升途径都有不同的特点,有的厚积薄发,有的欲抑先扬,甚至有的与主流社会舆论背道而驰。然而,守住自己的底线和坚持,等到开花结果成为贵子的那一天,旁观者只能闭上嘴巴。

寒门出贵子,是勇于挣脱命运的束缚,像哪吒般呐喊着“我命由我不由天!”

不屈命运,造就了不少英雄。宋濂苦学,不因家境贫寒自弃,秉持一颗坚韧不拔的心,年复一年发奋苦读,最终功成名就;越王勾践更能头悬梁锥刺股,在困境中暗暗努力,最终成就一番大事业;海伦·凯勒自小双耳失聪双目失明无法言语,也能在学术方面取得颇高造诣……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无一不告诉我们:命由天定,我命由我定。寒门出贵子,要有不畏艰难之勇,必成大器之志,持之以恒之长,和淡泊泰然之心。

寒门出贵子,是敢于直视前方的险阻,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冲破桎梏追求梦想。

寒门贵子难当自有其道理。面临着经济困难、学习资源匮乏等困难,极易使人心动摇,渐儿失了斗志。我把这看成人生的磨炼。不经磨炼,难塑品质,难成大器,难品人生。只有经历磨练的人才能更好面对未来,只有经历磨练的人生,才不枉为人生。不惧磨练,冲破桎梏,敢于铲除追逐梦想的道路上的荆棘,便是最大的成功。

寒门出贵子,是严于律己,在千万次历练中磨出一颗坚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