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联邦国家,全称马来西亚联邦,简称大马。位于马来半岛的西马来西亚,北接泰国,南部隔着柔佛海峡,以新柔长堤和第二通道连接新加坡;东马来西亚,位于婆罗洲(加里曼丹岛)的北部,南部接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首都是吉隆坡。
多元种族与多元文化形成了马来西亚独特的历史。除了马来人土著与原住民之外,来自中国、印度、印尼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移民共同形成了多元族群和多元文化的特色。马来西亚文化的多元性质大部分源于国家长期以来与外界互动交流以及曾被葡萄牙,荷兰及英国等殖民的影响。这些文化相互激荡后形成了独特的宗教、社会、文化、传统、服装、言语以及食物等。
马来西亚独立于1957年8月31日正式宣布,并于1963年并入沙巴与砂拉越两州连合组成的马来西亚联合邦。
史前时代,人类在马来西亚栖息的最古老证据可追溯到距今4000年前,发掘了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坦彭文化,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巴基特·椿平遗址等,这些旧石器时代猎人可能是塞芒人的祖先。
早期王国时期,印度文明对马来群岛的影响至少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纪。公元的最初几个世纪,马来半岛的人们信仰佛教和印度教等等的印度宗教,1世纪时佛教和印度教均在马来半岛立足,并从这里传布到整个群岛。从公元1世纪到公元15世纪初, 马来半岛南部地区尚无统一国家出现。公元1至7世纪, 在马来半岛南部出现了第一批具有王权特征邦国。扶南统治马来西亚北部直到6世纪为止。5世纪的中国史书提到南方的一座大港Guantoli,位于马六甲海峡之中。在7世纪,史书记载有一个新港口名为“室利佛逝”(Shilifoshi)。
三佛齐帝国时期,7世纪中叶,室利佛逝国(三佛齐帝国)兴起, 其势力包括了马来半岛南部的大部领土。7世纪到13世纪之间,马来半岛的许多地区由三佛齐帝国所统治。三佛齐的国王统治着一个由苏门达腊的滨海地区、马来半岛和婆罗洲所组成的、松散的海上王国达700年。三佛齐是一个商业国家,欢迎每年一度来自中国和印度的船队到这里来做生意,有时甚至有从日本、阿拉伯和伊朗的船只到达。三佛齐向中国皇帝进贡。
马六甲王国时期,约1400年(一说1402年),被满者伯夷和暹罗藩属北大年驱逐的旧港王子拜里迷苏剌(拜里米苏拉) 追随者到马六甲河的河口定居,建立了马六甲苏丹王朝。满剌加作为港口开始发展,两年后人口增加到2000人。当时满剌加服属于暹罗,岁输金40两为贡赋。马六甲王国一直保持着同明王朝的密切交往,吸引了来自东西方各国的商人,一跃成为东南亚最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和一等强国。
殖民时期,1824年英国与荷兰签署英荷条约,确立了英国对马来亚的霸权。1826年,英国把槟城、马六甲、新加坡与纳闽联合组成了海峡殖民地。1876年英国殖民者从巴西引进橡胶树进行种植。英国对海峡殖民地实行直接统治,以新的形式:由总督掌握最高权力,另设行政会议和立法会议作为总督的咨询机构。
马来联邦时期,1896年7月5日,彭亨、雪兰莪、霹雳与森美兰合组为马来联邦,接受英国保护。1877年9月11日, 霹雳邦成立参议会,这是除海峡殖民地外,马来各邦中第一个立法机构 。1927年,联邦参议会改组为联邦议会。
马来属邦时期,马来属邦是对马来半岛其余未参加联邦的各邦之统称, 包括吉兰丹、吉打、丁加奴、柔佛、玻璃市5个邦(五州府)。其中吉兰丹、吉打、丁加奴、璃璃市是根据1909年《英暹条约》改归英属马来亚管辖的。属邦各邦在行政上各自为政, 比联邦各邦保留了较多的实权。
19世纪后半部,英国获得了对荷兰从未立足的婆罗洲北岸的控制。东部(沙巴)则由受西班牙属菲律宾控制的苏禄苏丹的名义统治。其余部分则是文莱苏丹统治地。1841年,英国探险家詹姆士·布鲁克从文莱苏丹手中租借了古晋,并称自己为砂拉越的“白色拉者”。婆罗洲东北部被英国商人殖民。1881年,英国北婆罗洲公司被允许控制这块地区,受新加坡总督监督。1888年文莱成为英国保护国,1891年英国再与荷兰签订条约,确定两国在婆罗洲的边界。1903年4月22日,英国和苏禄苏丹贾马鲁尔·基拉姆签署《确认割让岛屿契约》或者称为《确认契约》。
日治时期,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在两个月内就占据了马来亚。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投降。英属北婆罗洲、砂拉越和文莱也被日本所占领。马来西亚正式于1963年9月16日成立,由马来亚、沙巴、砂拉越与新加坡共同组成。
近代以来,马来西亚经历了被占领、被殖民和为独立而斗争的过程。马来半岛十一州、沙巴州、砂拉越州及新加坡终于于1963年9月16日组成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提出首份马来西亚计划(简称:大马计划),力图在5年内达到计划设定的指标,旨在推动国家发展。在亚洲金融风暴中,马来西亚实施多项硬性保护国家金融体系的货币管制条例,经济逐步恢复并保持中速增长。马来西亚政府采取稳定汇率、重组银行企业债务、扩大内需和出口等政策,以应对经济挑战。
马来西亚对于本国经济发展非常看重,实施马来族和原住民优先的政策,并在不同阶段实施了多个国家政策,如“新经济政策”、“国家发展政策”、“国家志愿政策”、“新经济模式”、“国家转型计划”等。马来西亚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虽然如今“四小虎”已经不比当年,但马来西亚的人均GDP在2019年数据显示位居第一,人均GDP为11689美元。马来西亚正努力实现第12大马计划,目标在2024年成为高收入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