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鸡大学的滋生和存在,尽管各国都想根除,但实际执行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主要问题包括:
首先,许多假大学网站的域名注册在境外,如香港、美国等地,这使得监管部门如教育部门和网监部门在追踪和管理上极其困难,难以触及这些‘隐身’的大学。
其次,监管机制的漏洞也是一大难题。在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对虚假大学的审批把关不严,这些学校能通过地方人力资源、工商和民政等部门的备案,披上合法的外衣,进行欺诈活动,而教育部门往往难以及时发现和制止。
再者,野鸡大学的流动性大,它们往往没有固定地址,只依赖于虚拟网站进行诈骗,一旦被曝光,他们能轻易更换名称和地址,继续行骗,这就使得追踪和查处变得极其困难。
因此,国家需要采取更坚决的措施来打击野鸡大学。这包括与境外合作,强化对境外域名的监管;加强教育部门对地方审批的指导,确保审批的严谨性;促进多部门协作,通过信息共享提高查处效率;以及加强对网络宣传的实时监控,及时封禁欺诈网站,切断其欺诈途径。
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形成合力,从源头上打击野鸡大学,维护教育领域的公正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