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校不一定属于三本,但三本学校一定是民办的。近年来,许多省市取消了三本招生,将原来的三本批次学校合并到二本批次中,导致前几年许多高分考生被民办大学或独立学院录取。随着新高考政策的推进,二本批次与一本批次录取合并,形成了单一的本科批次。在实施新高考的地区,这一方案成为趋势,录取规则也从“学校+专业”转向“专业+学校”。民办学校的招生批次不仅受政策规定影响,还与其办学实力密切相关。高校实力强的,可以与当地教育考试院协商进入哪个批次招生。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将在2024年改校区,他们不会在三本招生;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则在一本招生,提档线为560分,年学费9万元。
随着大学本科招生批次逐渐融合,民办和独立学院进入二本、甚至一本招生的情况越来越常见。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如何区分这些学校成为了一个挑战。特别是那些名称带有公办学校短名字的民办高校,每年的招生计划书上都会详细说明学校性质、学费及学习安排等内容。然而,许多学生和家长并未仔细阅读这些信息,导致录取后又后悔。
从笔者的角度来看,民办和公办学校并无太大差别。考了多少分,想读哪个层次的本科,基本没有太多选择余地。成就来自个人努力,而非学校。虽然985等名校能给学生加分,但他们的招生比率每年不到10%,大部分学生仍需从普通高校中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