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字孟真,是山东聊城人。他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并且在古典文学领域有着相当高的成就。同时还是当年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之一。他将他的一生都奉献在了他的学术事业和教育事业上面,对于钱财从来都不重视,所以在他晚年的时候依旧是非常窘迫,非常贫穷,甚至是连棉裤都买不起。不过他也是甘于过这种清贫的生活。
傅斯年是光绪二十二年时候出生在了一个举人的家庭里面,他的先祖曾经是清代的状元。在1913年的时候考入了当时的北京大学,在当时相应胡适的号召倡导使用白话文。后来受到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创办了月刊《新潮》,成为了当时北京大学比较出名的学生。后来在五四运动的时候还作为当时游行领袖。
毕业了之后他先后在英国还有柏林等地方留学。后来回到了中国进行教学,在那时创立了中山大学著名的语言历史研究所。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他担任当时西南联大教授,并且经常发表一些文章去抨击官场的腐败。后来在1949年的时候去到了台湾大学担任校长。当时他主张惩治那些在官场上贪污腐败的人,得罪了不少的人。不过他依旧没有放在心上,而是将自己的经历放在了学术和教育上面。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在晚年的时候变得贫困潦倒,只能靠写稿来赚取稿费,从而维持自己的生活。后来因为得了胆结石,身体一直不太好,最后因病去世。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并且对于学术和教育事业相当痴迷,对于政治也是使劲自己的所能让其变得更好,他是一个有着领袖风范的人,为现代的教育和学术研究打下了相当结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