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波士顿相类似,纽约都市圈内的其他核心城市也都根据自身的特点,寻找着与纽约的错位发展之路。费城的国防、航空、电子产业,巴尔的摩的矿产业和航运业,使得区域内的产业分布呈现出多元和互补的格局。而这些城市各自的发展始终离不开纽约金融中心的辐射作用。
纽约在整个城市圈中处于地理和地位的双重核心位置。而它对整个城市圈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这条全长仅有500多米的华尔街。这里云集了包括纽约证交所、美联储、高盛、美林证券、摩根斯坦利等响当当的金融机构,正是这些知名机构,使华尔街成为了国际金融界的神经中枢,而它们的存在也让纽约城市圈受益匪浅。
高质量的服务,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在纽约的上班族当中,35%的人集中在金融行业。其中不少人不住在纽约,有些甚至住在费城,每天早晚,这群上班族,要花费一、两个小时,乘坐火车、地铁、汽车往返于家和公司。
借助纽约的资本优势,都市圈内的每一座城市都形成了各自的产业亮点。孤立的看,费城的重工业,波士顿的高科技产业,巴尔的摩的冶炼工业,每座城市的主导产业都是单一的。但放眼整个都市圈,多样化、综合性的整体功能,远远大于单个城市功能的简单叠加。以纽约为核心,制造业带、交通带、城市带融为一体,形成了多核心的城市群体系。区域内产业布局调整合理,增大了城市间的互补性,从而增强了整个都市圈的经济稳定性。 在纽约都市圈中,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存在为整个城市圈带抹上了浓重的政治色彩。华盛顿作为政治中心的辐射力,在华盛顿特区体现的尤为明显。白宫、国会山、五角大楼、美联储,这些标志性建筑不仅为华盛顿带来了源源不断地游客,也为这一地区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使其成为世界各国少有的仅以政府行政职能为主的现代化大城市。
2000年,联邦政府一年在华盛顿地区的公务花销就达到了750亿美元,几乎占到了华盛顿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二。旅游业是当地的第二大经济来源,制造业只占经济结构的一小部分,以印刷出版业、食品工业、高级化妆和服装业为主。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只有三家公司的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