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其顿原是位于希腊北部边陲一个贫瘠落后、默默无闻的城邦,马其顿人属于多利亚人分布于希腊北部的诸多部族之一,是希腊人的近亲,但文明开始比希腊晚。腓力是上马其顿国王阿明塔斯二世的小儿子,15岁时在希腊城邦底比斯作人质,这让他一度以为自己是希腊人而非马其顿人。在底比斯,他受到了良好的希腊文化教育,增长了见识,这段入质的经历与现在的出外留学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在底比斯当了3年人质后,18岁的腓力独自一人回到了马其顿。不过,他悲哀地发现自己曾经的王国上马其顿已经被下马其顿吞并了,无家可归的“海归”没有坐等成为“海待”,而是勇敢 马其顿帝国地招兵买马,向自己的叔父下马其顿王叫板。公元前4世纪中期,腓力统一了马其顿。 由于腓力年轻时曾在底比斯作人质,还曾获得过古希腊奥运会马车赛的冠军;同时由于他对希腊诸邦的情况有较深的理解,所以在他执政时希腊人不再视之为蛮族之王。腓力二世执政后,国力迅速崛起。在位期间,他实施了多项重要改革,如进行巩固王权、消除部族首领的军事割据以及推行富国强兵的改革:加强王权,限制贵族议会的权力,将全部军政财权集中到国王手里;经济上实行货币交换方式以利于贸易;设立由国王直接指挥的常备军,并在底比斯军队阵形的基础上,创立了以长矛盾牌为主兵器、攻防兼备的马其顿方阵。 据说腓力二世一生有两大特点,其中第一大特点是“寡人之疾”,这里不做讲述;第二大特点在马其顿崛起后暴露无遗。内部整顿完毕后,他利用希腊城邦彼此倾轧削弱之机开始向希腊扩张。腓力二世首先征服了边邻伊利里亚(阿尔巴尼亚的先祖)和色雷斯,使马其顿有了稳固的后方。公元前349年腓力二世率大军挥师南下,进攻奥林托斯,雅典虽然派军驰援,但腓力二世还是攻占了奥林托斯,与雅典签订了菲洛克拉底和约,所占领土得到承认。公元前340年,雅典、麦加拉、科林斯、加斯等城邦组成了反马其顿同盟,两年后,两军会猎于中希腊,在著名的喀罗尼亚战役中,马其顿大败希腊联军。接着,马其顿大军主力南下伯罗奔尼撒,使斯巴达完全孤立,基本实现了对希腊的征服。公元前337年,腓力二世在科林斯召开全希腊会议(仅斯巴达缺席),会议约定成立马其顿—希腊的永久性同盟,盟主是马其顿。会议决定维持现存法律及秩序,并决定东征波斯。所有这一切熄灭了希腊人一向高举着的自由火炬,科林斯会议标志着希腊城邦时代的结束。 公元前336年夏天,马其顿王国的旧都皮拉正在举行腓力二世女儿盛大的结婚典礼。喜气洋洋、身穿节日白袍的腓力二世在一群喜庆的宾客簇拥下走进礼堂。然而,不幸在此时发生了。当腓力通过礼堂入口时,一名卫兵打扮的人突然拔出短剑往腓力胸前奋力刺去,腓力二世未及躲闪,转瞬间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腓力遇刺后,马其顿宫廷的骚乱与希腊起义并起,腓力二世与奥林匹亚斯的 亚历山大二世儿子亚历山大迅速平定了马其顿贵族的谋叛,巩固了王位。在击败了国内所有反对派之后,他开始东征波斯。亚历山大远征东方波斯的借口,是波斯人曾蹂躏过希腊圣地,又参与了对腓力二世的谋杀。据说,临出征前,亚历山大把自己所有的地产收入、奴隶和畜群全部分赠他人。当时有位将领迷惑不解地问道:“陛下,您把所有的东西分光,把什么留给自己呢?”“希望!”亚历山大干脆利落地答道,“我把希望留给自己!它将给我带来无穷的财富!”就这样,亚历山大怀着对无穷财富的渴望,离开故土,踏上了千里迢迢的征程。公元前334年春天,由3万名步兵、5000名骑兵和160艘战舰组成的东征军在亚历山大率领下,渡过赫勒斯滂海峡,踏上了波斯帝国的亚洲领土。在格拉尼卡斯河畔与波斯大军牛刀初试,通向小亚细亚道路从此洞开。 公元前333年秋天,波斯王大流士三世亲率大军与亚历山大会战于叙利亚的伊苏斯城郊,即著名的伊苏斯战役,统率三万人的亚历山大不仅打败了十六万人的波斯军队,俘虏了大流士三世的母亲、妻子和儿女,还搜罗了各种物品和黄金。这次胜利使亚历山大挥师横扫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亚历山大还攻下了中东文明古城推罗,将顽强抵抗的推罗城中的3万居民全部卖为奴隶。至此,亚历山大占领了半个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在尼罗河的入海口处建立了一座新城——亚历山大里亚,日后成为帝国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一年半后,亚历山大与大流士三世在亚述古都尼尼微近郊的高加米拉进行最后的决战,史称高加米拉战役。拥有20万人之众和两百辆装有锋利刀剑战车的波斯军队在马其顿方阵的打击下落荒而逃,亚历山大乘胜东进,占领了东方最大的城市、古代东方的文化中心巴比伦,并为自己加了一个称号——“巴比伦及世界四方之王”。此后,亚历山大又率兵从巴比伦出发,势如破竹地占领了波斯帝国的苏萨、波斯波利斯和埃克巴塔那等三座城市。逃到中亚巴克特里亚的大流士三世被当地谋叛的总督擒杀,亚历山大借口为大流士三世报仇而进军中亚,在杀掉那个总督之后继续东进。 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进军印度河流域,数次打败印度的城邦军队。由于瘟疫、酷热以及将士的厌战情绪,公元前324年,雄心勃勃的亚历山大帝王无奈地停止了近10年的掠夺性战争。远征军连续作战10年,行程万余里,进行了上百次强渡江河、围城攻坚以及山地、平原地和沙漠地作战。作战中,亚历山大正确选择战略方向,合理运用马其顿方阵战术,善于组织步兵与骑兵、陆军与海军协同作战,军事手段和政治手段并用等,在世界军事学术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 亚历山大东征给当地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希腊与亚非诸国的经济和文 马其顿帝国化交流,在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在他身后实现。此时在马其顿大军的身后,已经是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至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界多瑙河与锡尔河的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