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工资天数是按30天算还是21.75

admin

根据我国劳动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可知,用人单位发放给员工的月工资应当按照每月21.75天来计算,不是22天也不是30天。具体的计算公式为: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除以12月=21.75天。上班时间不满一个月工资按实际上班时间折算。

计算公式:月实际工资=月工资÷21.75×实际出勤天数。如果某个员工是2015年6月21日入职的,在6月28日离职了,但因为6月22日至6月24日是端午节的调休放假,所以他实际上工作的天数是4天,那么,他的应付工资就应该是:(1700÷21.75)×4=312.6。

工作时间的折算方式:

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一共为11天。全年有365天,周末休息日104天,则月度工作日为365天-104天(休息日)÷12月=21.75天。

全民法定休假日一共有11天,包含春节、清明、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国庆节。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月工资的算法是按照21.75天计算的。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其中的104天为休息日。

月工资的算法不是按30天算,也不是31天算,而是计为21.75天。工资是指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在中国,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

(1)社会保险费;

(2)劳动保护费;

(3)福利费;

(4)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费;

(5)计划生育费用;

(6)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在政治经济学中,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资是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法定最少数额的工资叫最低工资,工资也有税前工资、税后工资、奖励工资等各种划分。在政治经济学中,资本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资是劳动者劳动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工资天数按21.75天计算。计算方法如下:

1、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2、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3、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4、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5、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6、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1.5倍;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2倍;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3倍。

21.75天仅用于计算工资基数,意思是计算日工资、加班费、请假扣款等需要用到工资基数时,都是按21.75天计算。

发工资不是按30天,也不是按31天,而是按21.75天。

21.75天仅用于计算工资基数,意思是计算日工资、加班费、请假扣款等需要用到工资基数时,都是按21.75天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日工资标准的计算方法主要

1、按照平均每月应出勤天数计算。即用全年天数减去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之差除以12个月,得出平均每月应出勤天数(25.5天),然后用职工本人月工资标准除以25.5,得出日工资标准。

2、按照平均每月日历天数计算。即用全年天数除以12个月得出平均每月日历天数(30.4天),然后用职工本人月工资标准除以30.4天,得出日工资标准。

3、按照当月应出满勤天数计算。即用职工本人月工资标准除以当月日历天数减当月法定节假日天数之差,得出日工资标准。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