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1月12日收到牛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很多同学、朋友和亲戚都发来祝贺,同时也收到很多私信询问有何经验可以传授。我不是搞教育领域的,说不出太多高大上的理论。从孩子成长至今的观察,我粗略总结了孩子取得好成绩的四个方面,仅供大家参考。
一、寻找孩子学习的内驱力 ——SELF DRIVE
汽车 良好运行需要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孩子要认真学习也需要他们自己内在的驱动力。加油站的油再多,只有加进你的车里才能给车提供驱动力。学习内驱力就像 汽车 的油箱口,是家长帮助孩子的切入点。跟孩子用心交流、仔细观察,你一定会发现孩子最喜欢学习的内容和科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经常鼓励他们,让他们从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能是学习哦)中体会到成就感,感受到快乐。成就感就是孩子最好的内驱力,它可以为孩子的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女儿小学三年级以前对钢琴根本没有兴趣,我们就没有开始学。三年级的某一天,同小区的同学由于家长临时有事无法接孩子,我们代接孩子到我们家。这个孩子当天刚好还有钢琴课,由于家长没来得及通知钢琴老师改时间,钢琴老师就到我家来给她同学上钢琴课。同学走后,我们问女儿想不想学钢琴。这次她愉快地答应跟同学一起学钢琴。从那以后,我们就开始跟这个同学的钢琴老师学习钢琴。练琴虽然辛苦,但她能从每次练琴体会到进步的喜悦。随后的几年里,陆续参加钢琴等级考试。到小学六年级时,女儿已通过国内的钢琴十级。来澳洲后,女儿虽然没有再跟老师学习钢琴,但是,自己时常会到钢琴边练练手。快跟你的孩子一起找找看,他的内驱力在哪里!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GOOD HABIT
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就是要有每天的作息时间表。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但是离不开一朝一夕的积累和重复。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女儿非常得益于她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班主任(同一人)徐老师。她的观点是一二年级家长全程陪伴,三四年级全程监督提醒,五六年级完全放手。小学六年,我们就是这样跟徐老师走过来的。
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就是要制定日常作息表。大概是从小学三级开始,徐老师要求孩子列作息时间表。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孩子就慢慢知道每天回家后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比如复习当天的上课笔记、完成家庭作业、自由活动时间等。女儿小学毕业后来澳洲开始,她每天放学后的时间都是自己安排的。试试看,和你家孩子也制定一份作息时间表,并连续执行一个月、三个月、一年.....,贵在坚持!
三、学会自我管理(时间管理)------ SELF MANAGEMENT
自我管理中最重要的是时间管理。在孩子有了作息时间表,并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后,时间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孩子越来越大,学科越来越多,事情也越来越杂,这时就要开始学会按照轻重缓急安排事情、学会做好中长期学习或活动计划。女儿自从Howqua(郊外校区)生活一年回来后,爱上了长跑,并在16周岁那年参加了墨尔本的半程马拉松。16岁是半马的最低报名年龄。为了参加半马,她提前几个月准备,每周安排一到两次的适应性训练,最后孩子用2小时多一点的时间成功跑完半马。
12年级是女儿最忙碌的一年,她除了要准备澳洲高考,同时还要准备牛津的MAT(数学专业入门考试),还修了一门墨大的大学数学。平时除了日校课程外,还有课外高数、中数、EAL以及MAT的辅导班;这种情况下,她每周还最少参加一次学校的Running club晨跑。到高中毕业时,她在Running Club已累计超过500公里;她每周也还会有几天跟妹妹一起过family time,比如与家人一起玩狼人杀、玩爆炸猫、大富翁等。通过把事情轻重缓急进行合理的整理安排,配合中短期的学习和活动计划,相信你的孩子也可以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和活动。
4、培养坚韧的毅力---------- RESILIENCE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的,越挫越勇,不言放弃是非常宝贵的品质。初来澳洲时,女儿的英语基础很低,词汇量小,语法知识无,写作没经验,口语和听力更是差强人意。第一次考AEAS的成绩很不理想,虽然这是预料和情理之中的事情,女儿还是有些沮丧。我们不断地安慰和鼓励她,万事开头难。经过近4个月的语言学习,她的英语有了明显起色,逐渐在班级里脱颖而出。语言班结业典礼上,她被老师们推选为学生代表,对全校师生发表英语演讲。每天进步一点,你的明天一定会不一样。
以上的总结肯定不够完善,我衷心希望以上的心得能给你一些启发和帮助。道理我相信大家都懂,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加以应用才是关键。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使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 健康 、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