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城市的公交系统中,一站地的概念及其实际距离、耗时,以及公交站点的分布情况,存在显著差异。新一酱通过分析数据发现,北上广和重庆的公交线路数量均超过1000条,但公交站点数量与线路数量并不成正比。
以长沙和西安为例,虽然线路数量相对较少,但公交站点数量却非常庞大,平均单条线路经过的站点数在30个左右,比上海和大连多出近一半。这意味着,在这些城市,一站地的实际距离更长,所涵盖的目的地更多。
以长沙703路公交车为例,从东升路公交首末站到省住建委站的36公里总路程上,会经过62个站点,相比之下,北京大兴区境内的844路公交车仅途经47个站点。这意味着,尽管844路公交车的总里程相同,但长沙703路公交车在一站地内能到达的有效目的地数量比北京的844路多近四分之一。
此外,不同城市的公交站点布局和换乘系统也各具特色。广州的新市墟站作为经过公交线路最多的站点,可以换乘超过30条线路,而拥有众多“大站”的城市如北京、深圳,也拥有大量可以换乘10条以上线路的公交站。
值得注意的是,“一站地”的长度与城市结构、道路布局和地形特征密切相关。在重庆这个山城,由于地形崎岖,公交站点间的距离可能达到2到3公里,而高阳描述的“晕车”体验,也反映了重庆复杂的公共交通环境。
在考虑一站地内的耗时时长方面,新一酱通过高德地图计算了各个城市的平均耗时,结果显示,虽然北上广的“一站地”距离更长,但耗时并没有显著差异。这背后的原因可能与城市拥堵状况、公交线路设计和车辆运行效率有关。
最后,新一酱呼吁更多的交通领域专家和数据爱好者参与进来,共同探讨和分析更多城市公共交通数据,以期为提升城市交通效率和居民出行体验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见解。如果您对交通领域有独到见解或技术推荐,欢迎通过后台与新一酱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