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合国调查,全球语言种类数量大约在5000至7000种之间。然而,不同国家学者统计的结果差异显著,说法不一。德国语言学家在1979年的统计显示,当时已有查明的语言有5651种。法国科学院的估计则为2796种,国际辅助语协会则认为有2500至3500种语言。
全球究竟有多少种语言?《纽约客》杂志统计认为有成百上千种,《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则称有近千种。《圣经》的外语译本数量达2197种,也暗示世界语言种类多于此数。最精确的统计数字来自人类学家,他们通过民族研究发现,全球语言种类总数为6809种。亚洲语言种类最多,达2197种;非洲次之,2058种;太平洋诸岛为1311种;美洲有1013种;欧洲则只有230种。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发展中国家,拥有超过80种民族语言和30多种文字。6809种语言的精确性受到很多研究者的质疑,有人认为语言数量每天都在变化,难以准确统计。
语言种类分布不均,如法国人口约六千万,使用16种语言,而人口仅为法国0.3%的瓦努阿图,所用语言种类却多达63倍。语言使用者数量也极不均衡,如汉语普通话使用者近9亿,而俄罗斯一种方言使用者仅百人。6000多种语言中,大部分面临着没有相应文字记载、没有进入官方语言、使用者受歧视等困境,只有不足10%的语言被认为是“安全语言”,即有文字记载、被官方正式使用、代代相传。
语言的消失速度在加速,据估计,21世纪将有一半的语言消失,200年后80%的语言将不复存在。使用越来越少的语言消失,意味着语言环境、该语种使用者的认知系统、语言涵盖的文化遗产都将失去。学术界认为,在语言消失前,应该记录和认识它们,以保存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语言多样性面临着严峻挑战。英语及其承载的文化成为强势文化,英语的传播和使用导致其他语言的生存空间缩小。保护弱势语言,促进各种语言的发展,对世界文化多样性至关重要。
根据语言的分类,世界语言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包括词根语、粘着语、屈折语、分析语、综合语等。语言分类有助于了解语言结构,但无法概括世界语言的多样性。谱系分类法按照语言的共同来源和亲属关系,将世界语言分为不同的语系、语族和语支。
语言种类数量众多,汉语使用人数最多,约占全球人口的23%;其次是英语、俄语、西班牙语,使用人口分别约占全球人口的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