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年一度的高考临近,留学市场也日益热闹起来。近日,上海的刘女士为了送女儿出国留学,找到了北京威久咨询有限公司(简称“威久公司”)。然而,该公司建议她采用“欺骗”手段来获取签证。刘女士在工商部门查询后发现,这家中介公司在上海并没有留学中介的资格。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查阅了教育部公布的通过认证的上海地区留学中介名单,发现只有16家企业获得了认证。然而,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在沪上开展留学中介业务的企业接近150家,其中约九成的中介资质不全,甚至没有资质。
随着我国留学人数的快速增长,留学产业市场份额达到了数十亿元,一些留学中介仅通过提供简单的咨询服务就能获得丰厚的利润。许多中介机构不惜违规操作,甚至在没有资质的情况下擅自开展留学中介业务。
刘女士告诉记者,威久公司告诉她办理签证需要在开学前三个月内进行。但经过其他中介的咨询,她了解到,为了确保能及时办理签证,至少需要提前三个月开始准备。此外,刘女士还透露,威久公司诱导她伪造房屋买卖合同来获取签证。
一位知名留学中介负责人Allen(化名)表示,一旦造假被发现,客户可能会面临永久被拒签的后果,而中介仅仅损失一些中介费。记者调查发现,威久公司在上海开展留学中介业务的资质也存在疑问。
教育部网站指出,留学中介属于特许经营行业,合格的留学中介必须持有教育部颁发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资格认定书”,以及当地工商管理部门颁发的允许其开展自费出国留学中介业务的“营业执照”。
尽管如此,许多中介机构仍然通过打擦边球的方式,利用咨询名义开展留学中介业务。Allen表示,类似的留学中介在上海并不罕见,全国也有许多。
根据教育部统计,去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33.97万人,同比增长19.32%。其中自费留学人数为31.48万人。按照目前行业每人2万元的中介费计算,市场份额高达63亿元。此外,海外高校也会给中介公司一些返利。
Allen介绍,一般留学中介费用从数千元到十多万元不等,而中介送每个学生出国的平均成本约为1万元,行业平均利润率高达100%,一些“黑中介”的利润甚至远高于这个数字。
市场上如此多的中介公司,很多都未受到当地相关部门的监管。以上海为例,只有大约16家左右受到协会、教委的监管。随着留学人数以约20%的速度增长,中介市场的规模也将越来越大,加强行业规范和监管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那些假借咨询之名,行中介之实的灰色地带,也亟需规范化,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