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近期正在审议是否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损害补充赔偿公约》,该公约的目的是为了限制中国、韩国、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因福岛核电站事故及排污问题向日本政府和企业提出的索赔。当前,如果没有签署该条约,中韩等国公民可以在本国法院提起诉讼,向日本索赔。然而,一旦日本加入该公约,索赔流程将改变,周边国家的民众必须通过日本法院进行诉讼,依据日本的法律进行裁决。
这个决定的背景是1997年公约出台后,日本政府未予签署。其主要原因在于日本政府曾认为国内安全无虞,不会发生核事故,同时考虑到了如果其他国家遭遇灾难影响日本,日本国民可以借此在本国法院要求外国政府赔偿。但现实是,日本自身发生了影响邻国的重大事故——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这次事故导致的核污水排放和辐射物质扩散可能引发国际诉讼,如果在国外法院审理,赔偿标准将依据受害国法律,这将给日本政府带来可能的巨额赔偿债务。
日本政府在当前形势下感受到了强烈的危机感,正对加入该公约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美国政府曾多次敦促日本加入,特别是美国能源部副部长珀纳曼强调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认为处理福岛核泄漏的漫长过程中,加入公约至关重要。尽管如此,日本在5月13日曾由共同社报道,日本政府对于这一呼吁持保留态度。
扩展资料
《核损害补充赔偿公约》简称CSC,在1997年12月举行的国际原子能机构第41届大会上获得通过,之后开放签署。截至2010年底,仅有美国、印度等14个国家签署,日本欲加入《核损害补充赔偿公约》,限制中韩进行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