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火以出现火焰为特征,如用火柴或打火机去点柴草、汽油、纸张等,就会发生着火。着火是燃烧的开始,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燃烧现象。
自燃是指可燃物质在没有明火、电火花等着火源的作用下,在空气或氧气中靠自热或外热而发生的燃烧现象。自燃点特性及火灾危险性同燃点。
在一定温度下,易燃可燃液体(包括能直接升华为气体的少量固体,如石蜡、樟脑、萘,少量易熔化固体如沥青)产生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爆炸又称动力燃烧,是指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形式放出大量能力,同时伴有声响,或是气体、蒸汽在瞬间发生剧烈膨胀等的现象。可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不常见)。
火焰组成
1、内层: 深蓝色火焰,因供氧不足,燃烧不完全,温度最低,有还原作用,称焰心或还原焰。
2、中层: 深红或浅黄色火焰,明亮。温度比内层高,称内焰。
3、外层: 无色,因供氧充足,燃烧完全,温度最高,有氧化作用,称外焰或氧化焰。
焰心、内焰和外焰,火焰的温度由内向外依次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