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admin

      马斯洛(A、H.Maslow),美国 心理学家 ,他认为,人的一切 行为 都是由需要所引起的,他根据需要的发展水平,把需要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不同层次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成梯级,最低层是 生理 需要, 中间层 有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最高层 是 自我实现 的需要。

(1)生理需要。生理需要是 人类 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他把人类的生理需要作为需要层次的 基础 或根本,只有这一层次的需要满足了,才会出现高层次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当生理的需要得到一定满足之后,安全需要就会随之而来。

(3)归属和爱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是在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才会出现的。这种归属和爱的需要包括对社交、归属和认可的需要,给予爱和得到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马斯洛把尊重的需要分为两大类——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

(5)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是人 的需要 层次结构 中最高层次的需要。

     总之,这五个层次中,生理需要是其他各种需要的基础,只有当人们的一些低层次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才会有 动力 促使高一层次需要的产生和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需要发展的 顶峰 。各级需要层次的产生与 个体 发展密切相关,婴儿期主要是生理的需要占优势,而后产生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到了少年、 青年初期 ,尊重的 需要 日益强烈。青年中晚期以后,自我实现的需要开始占优势。但是,个人需要 结构 的演进是波浪式的,较低一级的需要高峰过去以后,较高一级的需要才能起 优势 作用。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在 教学 上极具 意义 。根据这一理论,制定 教学策略 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顾及和满足学生各个 方面 的需要。

    就生理层次的需要而言,教师必须顾及学生的饮食和睡眠的需要。上课时间过久易导致疲劳、困累或 饥饿 等问题以致影响教学成效。就安全需要而言,教师不仅要注意教学的物理 环境 方面的安全,还要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产生的恐惧、过度焦虑和急躁不安的 心理 。

   就 社会性 需要方面而言,教师必须注意到教学的 社会心理 环境。学生之间的友谊、忠诚、关心、接纳和隶属感都是属于社会性的需要,教师要为满足学生这类需要,引导建立一个和谐、团结、温暖、亲密的班集体。

   就自尊的需要方面而言,教师必须使学生获得尊重,体会到自己在班级里的 重要性 。学生的荣誉、成就、 信心 、自由、独立自主等都是教师要特别注意的自尊的需要。

   就自我实现方面而言,教师必须使学生感到自己有 才干 ,有 潜力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每个人的自我实现 方式 不同,如有的学生爱寻求挑战,有的学生追求学业上的成就,有的学生则寻求尽 一己之力 去服务社会,因此教师必须以个别方式满足学生的需要。

   (二)针对学生的 心理需要 ,激发他们高层次的 学习动机 。

一般地说, 动机 源于需要。需要的层次越高,个性活动的 自觉性 和 积极性 也就越高。现在的中小学教育,存在着严重的以应付考试为 目的 的 倾向 ,教师引导学生追求的往往是 分数 。这样做,学生需要的层次是低的,即可能是躲避教师和家长指责的安全需要,可能是追求教师进行一次全班表扬的尊重需要,甚至可能是要求家长物质奖励的生理需要。而要使学生产生强有力的学习动机,就必须激发他们较高层次的社会性需要,如交往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取得成就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