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文化共享工程在多方面具备了坚实的基础。首先,技术支撑方面,国家"863"科研成果和国内外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研究成果,如"中国试验型数字图书馆"项目,为其提供了技术基础,尤其是在数字信息资源库设计、软件工具和检索标准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资源准备上,全国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机构的网络建设成果显著,如国家图书馆的大量书目数据和全文影像资源,以及书目数据中心的资源积累,为"共享工程"提供了丰富的数字文化资源。
网络基础设施方面,我国已建立起覆盖全国的骨干通信网络,如ChinaNet、CERNET、CNCnet、CSTNet、ChinaGBN和远程教育卫星宽带网等,保证了大部分城市和部分乡村的网络接入条件。同时,电视网络的广泛覆盖使得电视机加机顶盒成为偏远地区获取文化信息的途径。
实施主体方面,我国城乡广泛分布的文化设施,如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等,构成了覆盖城乡的文化网络,是"共享工程"的主要传播平台,服务于广大社会公众。
扩展资料
文化共享工程,由国家支持的文化知识技术普及的社会网络工程。 其内容覆盖到各个生活领域,包括:共享工程少年版、共享工程农村版、共享工程社区版、共享工程企业版等。“推进文化共享工程”成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建设“百县千乡”宣传文化中心文化共享工程基层示范点的两个层面、一个共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