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中国档案分类法

admin

中国档案分类法是我国档案事业的法定分类和编排体系。

它由国家文物局颁布并实施,是规定档案的分类和编排方法、标准和术语的基本法规。该分类法的主要任务是对档案资料进行分类处理,使其便于管理和使用。其建立的时间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中国档案分类法包括35大类、95个门类、670个科目和3,460个条目,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分类、编码和术语标准,可用于对各类档案进行系统编排,提高档案的管理和使用效率。该分类法在分类标准上,采取了从总到分、统分结合的结构模式,使得各级目录之间相互衔接、层次清晰,分类上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方便档案在不同层次的分类和检索。

中国档案分类法在门类设置上,切合现代社会的需求,除了历史和政治方面的档案外,还包括文化、社会、物理、地理、自然、经济和法律档案等方面,满足了各个领域对档案资料分类的需要。采用一套统一的编码体系,并确定了档案资料的命名原则和术语规范,标准化的命名和术语使用有利于解决档案命名的混乱和术语的不规范性等问题。

中国档案分类法在不断地修订和完善,可以适应各个时期档案资料的变化和发展,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中国档案分类法是我国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规范档案资料的分类、编排和命名标准,实现档案的互通共享和便于管理,是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

图书

《中国档案分类法》是1997年12月1日档案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中国档案分类法委会》编委会编辑。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国档案的基本分类法等有关内容。检索档案是《中国档案分类法》的主要功能。它对国家全部档案的宏观管理,对国家全部档案成份的了解、掌握、分析、研究,对制定国家档案管理制度,特别是制定专业档案管理制度,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