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审题导入法 审题导入法是指教师先板书课题,然后从审题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课题,从而导入新课教学。这种方法直接了当,主题明确,突出中心,直奔重点,学生很快进入中心内容的探讨,同时唤起学习的兴趣。运用审题导入法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围绕课题,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通过设问、反问、讨论等方式导入课堂教学,发动学生积极思考,为新课教学起到铺垫作用。
2. 实验导入法 实验是化学科学的灵魂,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在导入新课时,利用化学魔术或实验引入中出现的有趣现象,给学生直接的视觉冲击,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上好第一节课非常重要。化学是学生进入初三后接触到的一门新学科,上好第一节课,让学生觉得化学是一门易学、有趣的学科,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运用实验导入新课,可以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有的化学实验很“神奇”,根据中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我给学生上第一节化学课时,适当增加了一些富有趣味的实验,例如,设计“雨落叶出红花开”趣味性实验,先在白纸上用玻璃棒蘸无色盐酸溶液画上几朵花,再蘸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画上叶子,将白纸挂在墙上,再向纸上喷洒紫色的石蕊试液,墙上马上呈现出“雨落叶出红花开”一幅美丽的画面,使学生倍感新鲜;然后表演“清水”变“牛奶”的魔术:在澄清石灰水中滴入碳酸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马上变浑浊,使学生感觉化学课如同变“魔术”一样,产生乐学心理,使学生整堂课都保持激昂的情绪,有效地激发了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3. 实物激趣导入法 以实物引入课堂教学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化学,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使学生产生乐学心理。例如,在学习“分子和原子”时,我把鲜花和香水带到教室,学生们在享受花香时不禁奇怪,老师带花上课用意何在?此时我得意地问:“你们闻到了什么香味?为什么会闻到?”然后再展示一杯糖水和一杯盐水,问学生:“凭肉眼观察你能分辨出哪杯是糖水,哪杯是盐水吗?为什么把糖和盐放入水中都不见了?”在学生疑惑不解的表情中引入本节课题,枯燥无味的“分子和原子”立刻生动起来,学生学习兴趣倍增,为新课教学增添了许多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