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是预防院内感染的关键措施。为了确保手卫生工作的有效执行,本年度进行了定期督导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手卫生设备和设施的配置、医务人员对六步洗手法的掌握和相关知识的抽考、手卫生正确率及依从性调查、手卫生知识培训以及考核,以及手卫生细菌培养情况。
检查中发现,部分科室存在手卫生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洗手液、速干手消配备不足,且无干手设施,水龙头漏水现象也偶有发生。部分医务人员在“六步洗手法”上掌握不熟练,不能按照具体步骤和时间要求执行操作。同时,部分科室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理解不全面,对培训内容中的知识点掌握不熟练。此外,一些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较差,接触患者前后未按规范洗手。手卫生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部分医务人员手部细菌菌落数超标。
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涉及设施配置不足、医务人员培训不足、以及监管力度不够等多方面因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了以下改进措施:
首先,科室主任和护士长需要加强监管,定期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院感科应加强监督、监测与指导,确保手卫生工作真正落实到位。同时,医务人员需熟练掌握“六步洗手法”,将其有效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实现双向防护。
其次,加强手卫生知识的教育培训,通过现场指导、提问等多种方式,对各级人员进行不同形式的培训,促使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最科学合理的手卫生方法,逐步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再次,改善手卫生设施。对于洗手液、快速手消毒剂、干手纸巾配备不足的科室,应立即补充,确保使用便利性。
最后,院感科应定期进行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并将结果纳入每月的医院感染管理,确保手卫生工作的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