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源周期
溶源周期又称溶源生长周期,是指在感染过程中没有产生出子代噬菌体颗粒,噬菌体DNA是整合到寄主细胞染色体DNA上,成为它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这种溶源周期的噬菌体,叫做温和噬菌体。现已知道,只有双链DNA的噬菌体才具有溶源周期。
噬菌体的溶源生命周期
(1)若干有关的基本概念
①温和噬菌体(teemperate phageh):既能进入溶菌生命周期又能进入溶源生命周期的噬菌体,叫做温和噬菌体。
②溶源性细菌(lgsogen):具有一套完整的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叫做溶源性细菌。如果有某些噬菌体基因缺失了,那么这样的噬菌体就不能够完成其溶菌周期,故含有这种噬菌体的细菌叫做缺陷性的溶源性细菌。
③溶源化(lysogenization):用温和的噬菌体感染细菌培养物使之形成溶源性细菌的过程,叫做溶源化。
④整合(integrAtion):如果噬菌体的DNA是被包容在寄主细菌染色体DNA之中,便叫做瞄合的噬菌体DNA。这种噬菌体DNA组入细菌染色体DNA的过程,称为噬菌体DNA的整合或插入。 以游离DNA分子形式存在的噬菌体DNA,叫做非整合的噬菌体DNA。
⑤原噬菌体(prophage):在溶源性细菌内存在的整合的或非整合的噬菌体DNA,叫做原噬菌体。原噬菌体中如有某些基因缺失了,便称之为缺陷性的原噬菌体。
(2)溶源周期的主要特征
已知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溶源周期,其中最普遍的一种是以λ噬菌体为原型,它具有如下一些主要特性:
①噬菌体的DNA分子注入细菌细胞。
②经过短暂的转录期之后,需要合成一种整合酶,于是转录活性便被一种阻遏物所关闭。
③噬菌体的DNA分子插入到细菌染色体基因组DNA上,变成原噬菌体。
④细菌继续生长、增殖,噬菌体的基因作为细菌染色体的一部分进行复制。
(3)超感染免疫性
溶源性细菌有两个重要特点:
第一,溶源性细菌不能够被头一次感染并使之溶源化的同种噬菌体再感染。溶源性细菌所具有的这种抗御同种噬菌体再感染的特性,叫做超感染免疫性。
第二,经过许多世代之后,溶源性的细菌便能够开始进入溶菌周期,这个过程叫做溶源性细菌的诱发。在诱发过程中,噬菌体基因组以单一DNA片段的形式从寄主染色体DNA上删除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