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反舞弊机制应当关注以下五个要点内容:
1.未经授权或者采取其他不法方式侵占、挪用企业资产,牟取不当利益。
2.在财务会计报告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等。
3.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滥用职权。
4.相关机构或人员串通舞弊。
5、释放员工的压力,降低员工舞弊动机。
建立反舞弊措施:
1、建立错弊报告制度:
单位(企事业)定期召开错弊情况通报会,由审计、监管部门通报反错弊工作情况,分析当前反错弊形势,评估错弊风险的可能性和重要性,评价现有反错弊程序及控制措施,协调反错弊审计与调查工作,研究防范错弊行为发生的制度及措施。
2、建立反错弊数据库:
进行错弊风险分析。单位根据监督管理部门历年查处的信访案件情况及审计部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情况,组织建立反错弊数据库,定期分析错弊风险,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不断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3、建立联合反错弊工作机制:
单位要与审计部门、基建监察部门建立联合反错弊工作机制。单位成立由审计与监督管理机关人员组成的反错弊协调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反错弊工作。
4、建立预警宣传报道机制:
与新闻媒体联手,把控舞弊滋生的条件。建立预警宣传报道机制,从而以多角度多方位做好防范。
5、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
可从发生舞弊的行业、部门入手,让社会敏感人员(政治素质高、对舞弊恨之入骨的人员)参与监督舞弊行列,可设置一些奖励措施,当然保密工作要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