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丑对照原则,主张将两种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有效地突出两者之间的矛盾,构成一种巨大的反差,从而更为深刻地揭示出两个事物相反的本质特征。
法国大文豪雨果在其《克伦威尔序言》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他的《巴黎圣母院》就是运用这一原则的典范作品;而法国又一位颇具影响的诗人、文艺理论家波德莱尔则倡导了“以丑为美”理论,他的《恶之花》正是这一理论的代表力作。
对于这两位大家的文艺思想,人们已从不同侧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是遵循了对比逻辑,没有改变事物本身的性质;而波德莱尔的以丑为美,则改变了矛盾双方事物的性质,雨果在其《巴黎圣母院》中,将他的美丑对照原则运用到了一种极致。
崇高美和悲剧之间的对照
悲剧是美学中美的一种形态,在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雨果用悲剧这一美的形态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悲痛、哀伤、崇敬与惋惜的感情。雨果正是用悲剧这一美学形式来表现美丑之间的强烈对照,通过毁灭美的事物去揭露丑的罪恶,从而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审美感受。
爱斯美拉达是美的化身,她的外貌是美丽的,她的心灵是美丽的,她对爱情的向往是美好的,但就是这样一位极美的人却得到了一个悲剧性的结局。爱斯美拉达的爱情是一个悲剧,在这个爱情悲剧中,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体现在爱斯美拉达对爱情的忠贞和菲比斯对爱情的玩弄这两种不同的态度上。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一书中,凭借着崇高和悲剧两个美的形态展示出美丑对照写作原则带来的魅力,给读者带来一场审美的美感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