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如何理解儒家的中庸之道

admin

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理论:第一层理论:中不偏,庸不易。第二层理论:指中正、平和。第三层理论: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

一、出处

《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二、词语辨析

1、举例造句:他一面想,这既无闭关自守之操切,也没有开放门户之不安:是很合于“中庸之道”的。出自鲁迅《彷徨·幸福的家庭》。

2、近义词:不偏不倚。

3、反义词:厚此薄彼、偏听偏信。

4、用法:作主语、宾语;指中间派

5、英文:the golden mean.

三、成语解析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是说人的道德如果能达到中庸,就是最高的道德,百姓一直在努力追求。中庸不是不能实现,而是很难实现。为什么?因为中庸没有量化的标准,只能靠我们自己来感悟。如果将中庸进行量化处理,那中庸就容易实现了。

谈中庸,必须要谈道,道离不开目标,没有目标的生活就失去了意义。中国圣人的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谈中庸要谈到让大家可以实践为好,也就是现代的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