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包括7个椎骨,第1、2颈椎是特殊的椎骨。颈椎的椎体较小,近似长方形,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几乎呈水平位,椎孔大呈三角形。颈椎最显著的特点是横突根部生有横突孔,内有椎动脉和静脉穿行。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较大,颈总动脉经其前面上行,称为颈动脉结节,当头部受伤严重出血时,可在此压迫颈总动脉暂时止血。第2~6颈椎棘突短而分叉,第7颈椎棘突长而水平,末端不分叉,是临床上计数椎骨序数和针灸取穴的标志。
第3~7颈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突起,称为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两侧的唇缘相接,形成钩椎关节。如“Luschka”关节过度增生肥大,可使椎间孔狭窄,压迫脊神经,产生相应症状,为颈椎病的病因之一。
第1颈椎又称寰椎,呈环状,主要由前弓、后弓及侧块组成,侧块上面的椭圆形上关节面与枕骨髁相关节,下面稍凹的圆形下关节面与第2颈椎相关节,前弓后面有齿突凹。上关节凹后方有椎动脉沟,椎动脉出横突孔经此沟而入枕骨大孔。后弓长,中点略向后方突起,叫做后结节。
第2颈椎又称枢椎,椎体向上有指状突起,称为齿突,与寰椎的齿突凹相关节。枢椎其余形态同一般颈椎。
第6颈椎的上面,第7颈椎的上面,寰椎的上面,枢椎的上面,胸椎包括12个椎骨,从上向下椎体逐渐增大,横截面近三角形。椎体的后外侧上下缘处有与肋骨头相接的半关节面叫肋凹,分为上肋凹和下肋凹。横突的前面也有横突肋凹,与肋结节形成关节。棘突长,伸向后下方,邻位椎骨的棘突依次掩叠。
腰椎包括5个椎骨,椎体粗壮,横断面呈肾形,椎孔大而呈三角形,关节突关节面几呈矢状位,棘突宽而短,呈板状,几乎水平地伸向后。
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呈三角形。骶骨底前缘向前突出称骶岬,是产科骨盆测量的一个重要标志。骶骨前面有4对骶前孔,骶骨后面的骶正中嵴两旁有4对骶后孔。骶前、后孔均与骶管相通,分别有骶神经的前支和后支通过。骶管为椎管的下段,其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裂孔两侧有向下突出的骶角,临床上,常以骶角作为确定骶管裂孔位置的标志进行骶管麻醉。骶骨的外侧面有耳状面与髂骨的耳状面相关节。
尾骨由3~4块退化的尾椎融合而成,上接骶骨,下端游离为尾骨尖。
扩展资料
椎骨(vertebrate)包括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及尾椎3~5块。椎骨在幼年时期有32~34块,随着年龄增长,5块骶椎融合成1块骶骨,尾椎合成1块尾骨,因此,成人一般为26块。